第 1 节 悔悟三界震荡的轰鸣还在云层间回荡,如来掌心化作的玄黄巨碑裹挟着混沌初开的威压轰然坠落。
天穹裂开蛛网状的缝隙,九道赤金符文自碑面腾起,如远古神龙觉醒般缠绕在孙悟空周身。
地脉深处传来洪荒巨兽的嘶吼,那是盘古开天时便沉睡的五行精魄被强行唤醒,青、赤、黄、白、黑五色光柱冲破地壳,在半空交织成囚笼,将齐天大圣的身影彻底吞没。
混沌初开时便存在的太古玄铁自地心喷涌而出,带着熔岩般的炽热与刺骨的寒意,层层叠叠包裹住孙悟空。
那些玄铁表面流转着上古先民的图腾,每一道纹路都铭刻着开天辟地的秘辛。
最终,这些玄铁凝成了这座镇压三界的五行山,山体表面暗金色纹路如同活物般缓缓游动,每当夜幕降临,符文便发出幽光,化作千万双眼睛,死死凝视着困在山底的囚徒,让孙悟空无处可藏。
“哈!”
孙悟空被压在山底的第一瞬,竟还能扯动嘴角笑出声来。
他盯着头顶裂隙中漏下的一线天光,指节捏得发白 —— 不是疼,是不甘。
当年在花果山称王,他何曾受过这般桎梏?
东海龙宫的定海神针任他把玩,地府的生死簿任他涂改,天庭的蟠桃任他偷吃,如今却被这破山压得动弹不得。
“如来老儿!”
他突然暴喝,声音撞在山壁上激起回响,“你以为这般就能困住俺老孙?
待俺挣开这劳什子山,定要把你那雷音寺砸个稀巴烂!”
春去秋来,山巅那株老松不知经历了多少轮回。
它的枝干在罡风中扭曲成奇异的形状,松针由翠绿变为枯黄,又在春风中重新焕发生机。
孙悟空被困在这方寸之地,起初还凭借着天生石猴的顽劣性子,对着山外流云飞鸟破口大骂。
他幻想着用那曾搅乱东海龙宫的金箍棒,用尾巴卷着藤蔓荡出困境。
他一次次奋力撞向山壁,震得碎石纷飞。
每当土地公战战兢兢前来送饭,他便扮出各种鬼脸,故意把铁丸子嚼得咔咔作响,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试图用这种方式打破山间的死寂。
“土地!”
某天正午,孙悟空盯着土地公哆哆嗦嗦递来的铁丸子,突然没了胃口,“你说... 那天庭的蟠桃,现在该熟了吧?”
土地公不敢抬头,只诺诺称是。
孙悟空忽然笑了,笑声里却带着刺:“当年俺在蟠桃园,边吃边把桃核吐得到处都是,想着等来年发了芽,让花果山也种上几棵。
可如今... 呵呵,桃核怕是早被鸟儿叼走了吧?”
他望着山外飘来的一片云,忽然想起第一次腾云驾雾的光景 —— 那时他刚从菩提祖师处学艺归来,踩着筋斗云在花果山半空打转,猴子猴孙们仰头惊呼 “大王真威风”,他便觉得自己是这天地间最了不起的存在。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顽劣的反抗都渐渐失去了意义。
山风掠过耳畔,发出呜咽般的声响,成了他唯一的陪伴。
孙悟空开始数着岩壁上的青苔生长,看它们如何从一点绿色蔓延成一片绒毯;他盯着蚂蚁排成长队搬运碎屑,研究它们的路线和分工;甚至一片落叶飘落在肩头,都能让他盯着发呆半日,思绪随着落叶飘向远方;白天,偶尔还有胆大心善的山民与他交谈,为他清除他周围的杂草,送来美味的食物。
“老倌,你说这人世间,可有像俺这般被困的生灵?”
某个秋日午后,一位进山砍柴的老汉坐在山脚下歇息,孙悟空忍不住开口。
老汉擦擦汗,叹道:“山那头的村子,有个后生被官府抓去充军,他娘日日在村口哭,眼睛都快哭瞎了。”
孙悟空一怔,忽然想起大闹天宫时,那些被他打得落花流水的天兵 —— 他们是否也有爹娘妻儿?
是否也在某个深夜,对着月亮偷偷抹泪?
他曾以为天兵都是天庭的走狗,如今想来,不过是和他一样,为了生计不得不拼命的可怜人。
“俺... 俺那时不懂...” 他喃喃自语,声音渐低,老汉却没听清,只笑着递来半块炊饼。
在无数个孤寂的夜幕中,花果山成了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他仿佛能看到猴子猴孙们在水帘洞前嬉戏,听到他们欢快的笑声;他想起与牛魔王等结拜兄弟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迈时光,不知如今他们又在何方逍遥。
百年光阴,比他在八卦炉中受的七七西十九日煎熬还要漫长千倍万倍。
那八卦炉中的火,烧得是他的肉体;而这五行山下的寂寞,啃噬的却是他的灵魂。
“大兄... 二哥...” 某个暴雨倾盆的夜晚,孙悟空望着山壁上流淌的雨水,忽然喊出结拜兄弟的称呼。
牛魔王的粗犷笑声,蛟魔王的阴冷目光,鹏魔王的狂傲姿态,一一在脑海中浮现。
当年结拜时,他们曾说要共闯三界,平分天下,可后来呢?
他大闹天宫时,那些兄弟为何不来相助?
是怕天庭的威严,还是早就看出他的狂妄终将招致灾祸?
“哼,俺那时只当自己是齐天大圣,谁都不放在眼里,却不知在别人眼中,不过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毛猴子罢了。”
他自嘲地笑,雨水混着泪水滑过脸庞,“若再见到你们,俺... 俺定要赔个不是 —— 当年抢了你们的美酒,夺了你们的洞府,其实... 其实俺只是想证明,俺不比你们差啊。”
首到某个月圆之夜,清冷的月光透过石缝,如同一把银剑,刺破了山间的黑暗,洒在孙悟空脸上,映得他眼中的金光都黯淡了几分。
他忽然安静下来,不再叫嚷,不再挣扎,周身的躁动仿佛都被月光抚平。
那些尘封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在他脑海中不断回放。
大闹天宫时,他掀翻琉璃盏,那盏中盛着的琼浆玉液,本是王母娘娘为众仙精心准备的佳酿,承载着天庭的祥和与欢庆,却被他肆意挥霍;他打碎凌霄宝殿匾额,那匾额上的字迹,凝聚着多少仙官的心血,象征着三界的秩序,在他的怒火下化作齑粉;他打得天兵天将西散奔逃,那些天兵,也有自己的家人、朋友,却因他的狂妄,不得不与他为敌,受伤、丧命。
还有如来佛祖慈悲又无奈的眼神,当时的他只觉得那是对他的轻视,如今想来,那眼神里满是对他误入歧途的惋惜。
“记得第一次见到如来...” 孙悟空望着月亮,声音轻得像一片羽毛,“他坐在莲台上,问俺为何要闹天宫。
俺说,俺要做齐天大圣,与天同寿。
他却问,做了齐天大圣又如何?
那时俺不懂,只觉得他啰嗦,现在才明白 —— 原来就算当了天大的官,得了无上的权,若心中没有敬畏,终究是个笑话。”
他想起被他打翻的太上老君丹炉,炉中金丹本是为人间疾苦炼制的灵药,却被他当作零食吞吃殆尽。
“那些凡人,若吃了一粒金丹,或许能治好多年的顽疾吧?”
他突然心痛如绞,“俺那时只图自己痛快,却没想过,这一闹,多少人没了救命的药,多少家破了产、散了人。”
“俺老孙以为,只要打得够狠,闹得够凶,就能让三界都敬我、怕我。”
孙悟空对着月亮喃喃自语,声音里满是疲惫,“却忘了,强抢来的尊位算不得真荣耀,打出来的威风也换不来真心。”
他想起自己拉起 “齐天大圣” 旌旗时的张狂,那时的他以为自己战胜了天庭,可如今只觉得可笑至极。
那些所谓的反抗,不过是在肆意践踏他人的心血与秩序,到头来,受伤的又何止是天庭,还有无数无辜被牵连的生灵。
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因他的行为提心吊胆;人间百姓,因三界动荡而流离失所。
“孩儿们... 俺的孩儿们...” 孙悟空闭上眼,眼前浮现出花果山的景象:水帘洞的瀑布依旧轰鸣,可洞中的石桌石椅,是否还留着他的气息?
小猴子们是否还会望着天空,等着他们的大王驾云归来?
“当年带你们操练,教你们舞枪弄棒,说要让花果山成为三界第一大妖洞,” 他的声音哽咽了,“却没想过,树大招风,天庭的怒火,终究还是烧到了你们头上。
若俺能早些收敛锋芒,或许... 或许你们现在还能在桃树下晒太阳,听俺讲天宫的趣事。”
他忽然想起一只最顽皮的小猴子,总爱趴在他肩头扯他的尾巴,“小崽子,你现在... 该长大了吧?
会不会怪俺这个没用的大王,让你们受了这么多苦?”
山风卷起一片枯叶,落在孙悟空伸出的指尖上。
他轻轻一捻,枯叶便化作齑粉随风飘散。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靠蛮力,不是靠肆意破坏。
就像这枯叶,再坚韧的外表,也抵不过时间的侵蚀;而真正的力量,是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是像月光一样,柔和却能照亮黑暗。
懂得克制,明白责任,才是通往强大的正途。
被压在五行山下的这百年,或许正是上天给他的一场修行,一场让他看清自己、反思过错的修行。
“当年如来问俺,可愿放下屠刀,回头是岸。
俺那时啐他一口,说俺天生就是妖,何须回头。
现在才懂,妖与仙,不过一线之隔 —— 妖若懂得慈悲,便是仙;仙若心生邪念,便是妖。”
他望着掌心的枯叶粉末,忽然笑了,那笑容不再是年少轻狂的张扬,而是历经沧桑后的释然,“俺曾以为,被困在此处是奇耻大辱,如今才知,这是上天给俺的恩赐。
若不是这百年孤寂,俺恐怕永远不会明白,这天地之间,比打打杀杀更重要的,是学会低头,学会承担。”
孙悟空闭上双眼,感受着山风的轻抚,内心从未有过的平静。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他要弥补自己的过错,重新找回真正的自我。
“下一次见到观音菩萨,” 他在心底默默发誓,“俺定要好好听她说话,不再打断她的话头。
若有取经人路过,俺定当诚心相随,护他周全。
不为别的,只为这百年间,俺在心底欠下的无数句‘对不起’—— 对天庭,对人间,对花果山的孩儿们,对所有被俺伤害过的生灵。”
他张开嘴,任由山风灌进口中,带着泥土的气息,带着草木的芬芳,“俺孙悟空,终究还是那个石猴,只是从今往后,俺的金箍棒,不再乱挥;俺的筋斗云,不再乱闯。
俺要一步一步,走出这五行山,走出心里的那座山。”
月光渐淡,晨曦初露。
五行山的纹路在晨光中闪烁,仿佛在见证一个传奇的重生。
而山底的石猴,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静静等待着命运的下一个篇章的开始。
第2节 修心月光如水,依旧温柔地透过五行山的缝隙倾洒而下,给这片静谧的天地披上了一层银纱。
孙悟空静静地躺在山底,周围的山石冰冷坚硬,挤压着他的身躯,但此刻,他的思绪却早己飘回到了那遥远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那时的他,不过是个懵懂的毛头小猴,满心都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
每日,他都会跟着师兄弟们一起,在洞前那片平坦的青石坪上,虔诚地聆听菩提祖师讲道。
祖师身着一袭素白长袍,银发柔顺如瀑,面容和蔼可亲,举手投足间都透着超凡的气质。
讲道时,祖师声音轻柔,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每一个字都如同璀璨的明珠,掷地有声。
“静则定,定则慧,慧则轻。”
这句教诲,曾经无数次在他耳畔回响,可那时的孙悟空,一心只想着早日习得通天彻地的本事,在天地间闯出属于自己的威名,对祖师话语中的深意,哪里能真正领会呢?
记忆中的场景愈发清晰起来。
彼时,师兄弟们一个个正襟危坐,双腿盘曲,闭目凝神,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沉浸在祖师讲道的智慧海洋中。
而他呢,总是难以安静下来,一会儿不自觉地抓耳挠腮,一会儿又按捺不住好奇,东张西望。
尽管如此,祖师却从未严厉斥责过他,每次只是温和地看他一眼,那目光仿佛带着洞悉一切的魔力,能看透他内心的每一个想法。
如今回想起来,那目光中饱含的期许与慈爱,是多么的珍贵,只可惜年少轻狂的自己,太过愚钝懵懂,白白错过了许多体悟祖师深意的机会。
孙悟空微微动了动,试图调整一下被山石挤压得有些麻木的躯体,即便只能保持卧式,他也决心试着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这一次,他彻底摒弃了往日的急躁与不甘,努力模仿着师兄弟们曾经的样子,缓缓调匀呼吸,让思绪逐渐放空,试图将心中的杂念一一驱散。
刚开始,并不容易。
脑海中就像有一台放映机,不断地播放着大闹天宫时的场景。
激烈的打斗、愤怒的怒吼、肆意的破坏,这些画面如同走马灯一般,一遍又一遍地在他眼前闪过,挥之不去。
但他深知,若想真正改变,就必须克服这些。
于是,他咬紧牙关,强压下这些纷扰的思绪,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默念着 “静则定,定则慧,慧则轻”,仿佛这几个字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能帮他摆脱内心的桎梏。
不知过去了多久,时间在这片寂静的空间里仿佛失去了意义。
渐渐地,孙悟空感觉自己的意识开始变得清明起来,原本被束缚得死死的身体,那种沉重的束缚感似乎也减轻了几分。
就在这时,一丝极其微弱、若有若无的灵气,从他的耳后悄然涌现。
这丝灵气如同春日里的一缕游丝,轻盈而灵动,带着一种超脱尘世的气息。
它仿佛拥有自己的意志,竟神奇地突破了五行山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禁锢,缓缓朝着天穹的方向漫游而去。
这丝灵气一路向上,穿过了层层云雾。
云雾在它身边缭绕,如梦如幻。
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了那威严耸立的大门,门上的雕纹精致无比,彰显着天庭的庄重与神秘;再望向灵霄宝殿,只见那殿宇金碧辉煌,琉璃瓦在日光的映照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尽显奢华与尊贵。
若是从前,孙悟空看到这番景象,必定会按捺不住心中的冲动,燃起强烈的战意,想要再次大闹一番。
可如今,这丝灵气只是静静地飘过,好像要与这一切融为一体。
它继续飘向银河,浩瀚的银河中,璀璨的星辰如同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每一颗星辰都散发着独特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宇宙诞生以来的无尽奥秘。
在这星辰的海洋中,灵气自由地穿梭,感受着宇宙的浩瀚无垠与神秘深邃。
它所到之处,那些微妙的波动、奇异的能量,仿佛都在向孙悟空传递着天地间最本真的奥秘,让他原本有些狭隘的心境,愈发开阔起来,如同被一阵春风拂过,冰雪消融,万物复苏。
在灵气漫游天穹的这段时间里,孙悟空的内心也在发生着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曾经,他对自由的渴望无比强烈,认为自由就是不受任何约束,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对于被镇压在五行山下这件事,他满心都是怨恨,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但随着灵气的见闻一点点反馈到他的心中,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些想法。
他渐渐明白,真正的自由,并非是无拘无束的放纵,若是内心被欲望和嗔念填满,即便身处天地之间,也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是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是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左右。
而真正的强大,也绝不仅仅体现在法力的高强上,更在于心境的豁达与智慧的增长。
只有拥有一颗包容万物、豁达通透的心,才能真正理解天地间的大道,获得真正的力量。
那丝灵气在天穹中徘徊了许久,如同一位游子终于结束了漫长的旅程,缓缓地回到了五行山,融入了孙悟空的身体。
刹那间,孙悟空感觉自己的体内仿佛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
这股力量与他往日所拥有的狂暴力量截然不同,它温润而醇厚,如同山间清澈的溪流,缓缓流淌,滋养着他的元神。
每一个细胞都在贪婪地吸收着这股力量,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在这股力量的滋养下,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
他知道,这就是修心带来的奇妙改变,是他迈向新生的重要开始。
从这一天起,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彻底告别了过去那个只会叫嚣反抗的齐天大圣。
每日,他都会在这片狭小的空间里潜心修心。
他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倾听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他敞开胸怀,与天地沟通,感受天地间那无尽的奥秘与力量。
他不再抱怨命运的不公,不再纠结于过去的种种,只是静静地等待着重生的那一天,等待着能以全新的姿态,能够让如来宽恕自己,重新踏上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第3节 解脱孙悟空完成了肉身与精神的分离,那一刻,他好似冲破了无形的樊篱,心境豁然开朗,畅快之感如滔滔江水般奔涌。
他己然不再是那个冲动鲁莽、被五行山困住就满心怨怼的齐天大圣,而是在修心途中不断探寻、渴望更高境界的修行者。
然而,在修心过程中,悟空感觉神识被什么困住,不得解放。
不时有个微弱的声音在呼喊唤他,“体会松果体的变化,你就能实现自在的身神同频”。
悟空记得师尊提到过二郎神的三只眼如同月光,于是他决定阳神前往天庭,找嫦娥求助。
孙悟空的精神灵气化作一道缥缈的光影,向着天庭飘去。
一路上,他穿过绚丽多彩、如锦缎般的云霞,天庭的仙宫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散发着神秘而庄严的气息。
很快,他来到了广寒宫前。
广寒宫被冰雪覆盖,宛如梦幻的水晶宫殿。
西周桂树高大,金黄桂花香气馥郁,在清冷空气中飘散,让人心旷神怡。
孙悟空轻轻落在广寒宫前的白玉石阶上,收敛气息,平和有礼,这与原先的大圣完全是不同的神态。
“嫦娥仙子,俺老孙前来拜访,还望仙子一见!”
他轻声喊道,但温柔的声音在寂静的广寒宫前回荡。
不多时,宫门缓缓打开,嫦娥身着素白霓裳,轻盈走出。
她面容绝美,肌肤胜雪,眼神清冷又温柔。
她微微皱眉,看着孙悟空,轻声问道:“孙悟空,你不是还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么?
今日你能够分身前来,所为何事?”
孙悟空赶忙躬身行礼,说道:“仙子,俺老孙被困五行山下多年,最近潜心修心感悟不少。
如今想解开松果体,更好地修心,听闻月亮蕴含神秘力量,特来恳请仙子相助。”
嫦娥静静看着孙悟空,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月亮之力关乎天地奥秘,轻易借出,恐怕会有变故。
但想到孙悟空曾经的英勇与真性情,以及此刻一心向道的诚意,她心中有些动摇。
“孙大圣,月亮之力非凡,借给你我要担很大风险。
可你若真心修行,我可帮你试试。
不过,你得答应我,绝不用这力量行恶事。”
嫦娥缓缓说道。
孙悟空急忙说道:“仙子放心!
俺老孙一向说话算话,如若违背,甘受天谴!
俺老孙在五行山下反思许久,深知以前行事莽撞。
如今一心求道,就盼着能提升境界,以后多行善事。
之前俺大闹天宫,搅得天庭不得安宁,现在想想真是惭愧。
俺保证,若得到月亮之力,一定用来修行,绝不胡作非为。”
嫦娥微微点头,说道:“我也知你本性不坏,只是之前被嗔念蒙蔽,或许松果体是受某种意识污染。
希望你此次能得偿所愿,改过自新。”
随后,嫦娥带着孙悟空来到广寒宫后院。
后院有座高台,台上放着一面巨大铜镜,倒映着夜空中的明月。
嫦娥轻挥衣袖,口中念念有词,铜镜中射出柔和月光,如水般汇聚在孙悟空头顶。
孙悟空感受着清凉力量融入精神灵气,闭眼全神贯注引导力量冲击松果体。
刹那间,脑海中浮现出星辰闪烁、山川河流、花鸟鱼虫等奇异景象,仿佛宇宙奥秘尽在眼前。
在这股力量冲击下,孙悟空的松果体有了反应。
他感觉意识被无限放大,能清晰感知周围细微变化。
他试着转换形态,身形瞬间若有若无,融入空气,片刻后又凝聚成型。
五行山下的身躯也随之变化形态,时而真实,时而虚幻。
一番努力后,孙悟空成功打开松果体,实现具形与无形的轻松转换。
他欣喜若狂,再次向嫦娥躬身致谢:“多谢仙子相助,俺老孙定不会辜负仙子的期望!”
嫦娥微笑着点点头,说道:“去吧,希望你在修行之路上越走越远,造福苍生。”
孙悟空的精神灵气带着满满的收获,飘然而下,回到五行山下洞穴之中。
他的修为有了质的飞跃,心境也更加平和、慈悲,心态更加坚定。
他明白,这只是新的起点,未来挑战重重,但他不再畏惧,因为内心充满了慈悲的力量。
第 4 节 求宽恕悟空获得神识后,心胸豁然开朗,往昔那些纠结缠绕的狭隘想法,此刻皆如晨雾遇暖阳,消散得无影无踪。
他越发深刻地认识到,曾经的自己是何等莽撞无知,没能参透师尊菩提祖师那些教诲中的真谛, 而这一切的源头,便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愚昧。
历经重重磨难与自我修行,他心中对师尊的愧疚与日俱增,渴望能在师尊面前求得宽恕,再次聆听那如明灯般的教诲,弥补曾经犯下的过错。
通过与师门师兄弟的神识沟通,悟空知晓了师尊的所在。
强烈的愧疚感如汹涌潮水般将他淹没,现在的他具有心之所向、神之所在神通。
他心急如焚,瞬间便来到师尊所在之地。
那是一处静谧清幽的山谷,西周青山环绕,连绵起伏的山峦似一条沉睡的巨龙,守护着这片宁静之地。
山谷中,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潺潺流淌,溪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细碎的光芒,宛如一条流动的银带。
溪边绿草如茵,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地散布其中,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阵阵淡雅的芬芳。
远处,几株古老的松柏郁郁葱葱,苍劲的枝干向西周伸展,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菩提祖师端坐在一棵巨大的树下,那棵树宛如一把撑开的巨伞,洒下大片阴凉。
祖师身着那袭熟悉的素白长袍,银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面容和蔼却又透着一种令人心生敬畏的威严。
悟空看到师尊的那一刻,内心的愧疚如决堤的洪水,再也抑制不住。
他双膝一软,“扑通” 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溅起一小片尘土。
他低着头,不敢首视师尊的眼睛,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师尊,弟子知错了!
弟子当年愚昧无知,只知追求那通天彻地的本事,却忽略了您教诲中的深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大错。
如今历经磨难,弟子才明白自己的过错,恳请师尊宽恕弟子!”
菩提祖师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悟空,对他的真诚和修为境界暗中惊喜欣慰,西周的环境静谧得只能听见小溪流淌的潺潺声和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许久,他轻轻叹了口气,打破了这份宁静:“悟空,你能有此觉悟,为师很是欢欣。
当年你下山之时,为师便知你生性顽劣,需得历经一番磨难,方能真正成长。
你在五行山下的这些年,想必也吃了不少苦头,这便是你为自己的冲动所付出的代价。”
悟空抬起头,眼中满是悔恨的泪水,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师尊,弟子知道错了。
这些年在五行山下,弟子日夜反思,想起您曾经的每一句教诲,都追悔莫及。
若不是弟子执迷不悟,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吹得周围的花草轻轻晃动,仿佛也在为悟空的悔过而感动。
菩提祖师微微颔首,说道:“世间万物皆有因果,你所经历的一切,皆是你命中注定的劫数。
如今你能诚心悔过,说明你还有向善之心。
宽恕并非为师一句话就能给予,而是要看你今后的所作所为。”
悟空连忙磕头,额头触碰到地面的泥土,声音坚定:“师尊放心,弟子今后一定痛改前非,潜心修行,不再被嗔念和欲望蒙蔽。
弟子愿用余生去践行正道,弘扬佛法,以弥补曾经犯下的过错。”
菩提祖师看着悟空坚定的眼神,微微露出一丝笑意:“好,既然你有此决心,为师便信你这一次。
但修行之路漫漫,你切不可再半途而废。
为师问你,如今你对‘静则定,定则慧,慧则轻’这句话,可有了新的领悟?”
悟空沉思片刻,周围的鸟鸣声似乎也在这一刻停止,仿佛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师尊,弟子曾经只想着凭借武力在天地间闯出威名,却忽略了内心的修炼。
如今弟子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法力的高强,而是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只有让内心安静下来,才能获得定力,有了定力便能生出智慧,而智慧能让人放下执念,内心变得轻盈自在。”
菩提祖师满意地点点头,周围的花草树木仿佛也在随风轻轻点头:“不错,看来你这些年的苦没有白吃。
希望你能记住今日所言,在修行之路上稳步前行。”
悟空心中满是感激,再次向菩提祖师磕头谢恩:“多谢师尊教诲,弟子定当铭记于心。”
悟空多想在这片宁静祥和的山谷中陪伴在菩提祖师身边,每日聆听师尊的教导,与师兄弟们在溪边、树下交流修行心得。
但惩罚必须完成,他立即告别师尊,返回五行山下。
在师尊的宽恕与指引下,悟空完全放下了心中的包袱,以全新的姿态,再次踏上了属于自己的修行之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