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80 年代末地点:农村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得让人仿佛置身于巨大的蒸笼之中。
苏景澜独自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那老旧的板凳似乎承载着他小小的孤独世界。
他静静地看着哥哥和弟弟在院子里欢快地玩耍,他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手中的玩具在阳光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仿佛是来自童话世界的珍宝。
苏景澜的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渴望,他多么想加入他们,一起在这灿烂的阳光下尽情嬉戏。
然而,他却不敢迈出那一步。
因为他知道,只要他一靠近,哥哥就会露出那轻蔑的笑容,嘲笑他胆小懦弱。
弟弟也会跟着起哄,仿佛他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外人。
此时,苏景澜的父母在屋里忙碌着。
苏父弯着腰,专注地修理着农具,汗水湿透了他的额头。
苏母则在一旁整理着杂物,脸上带着疲惫的神情。
他们似乎没有注意到苏景澜的孤独,或者说,他们己经习惯了忽略这个性格内向的孩子。
苏父是一个传统的农村家长,在他的观念里,男孩子就应该勇敢坚强,有担当。
而苏景澜的内向性格让他很不满意,他觉得这个孩子没有男子气概,将来肯定难成大事。
苏母虽然心疼苏景澜,但她也不敢违抗苏父的意思,只能在私下里轻轻地抚摸着苏景澜的头,给予他一些无声的安慰。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
那一串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仿佛是一颗颗璀璨的红宝石。
哥哥和弟弟一看到小贩,就兴奋地跑过去,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
他们缠着父母要钱,很快就拿着糖葫芦吃得津津有味。
苏景澜也很想吃那美味的糖葫芦,但他不敢向父母要钱。
他只能默默地看着哥哥和弟弟,心里充满了失落。
他的眼神紧紧地盯着那一串串糖葫芦,仿佛想要用目光把它们据为己有。
这时,王大妈走了过来。
她是苏景澜家的邻居,一个热心肠的女人。
她看到苏景澜可怜的样子,心中一软。
王大妈走到苏景澜身边,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块钱,递给苏景澜,说:“孩子,去买根糖葫芦吃吧。”
苏景澜感激地接过钱,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
他小心翼翼地拿着钱,跑去买了一根糖葫芦。
他吃得很慢,仿佛在品尝着世间最美味的食物。
那酸酸甜甜的味道在他的口中散开,让他感受到了一丝温暖。
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关心他,爱护他。
从那以后,苏景澜就对王大妈充满了感激。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不辜负王大妈的这份关爱。
在学校里,苏景澜也过得并不轻松。
他的成绩一般,性格又内向,所以经常被同学们欺负。
有一次,几个调皮的同学把他的书包扔到了河里。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学校旁边的小河波光粼粼,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宁静。
然而,对于苏景澜来说,这却是一场噩梦。
苏景澜看着自己的书包在河里漂浮着,心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
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呆呆地站在河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这时,张老师走了过来。
她是苏景澜的小学老师,一个和蔼可亲的女人。
她看到了苏景澜的困境,毫不犹豫地跳进河里,把他的书包捞了起来。
河水浸湿了她的衣服,但她却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