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从一个小区里出来,思绪开始飘散。
记得有个叫小马过河的故事。
一天小马遇到一条河,小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过去。
于是小马就去问松鼠,松鼠说河水很深,前不久自己的一个小伙伴过河就被淹死了,不能过。
小马又去问老牛,老牛说河水很浅还不到自己的膝盖可以过。
小马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跑回家问妈妈。
妈妈说你自己试一试就知道了,于是小马就自己试着过河,河水不深不浅刚刚好,小马渡过了河去。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故事的寓意是说明遇事要勇于尝试,不要轻信别人的经验。
不知为何多年以后很多人想起了这个故事。
说这个故事有bug,说改革己经进入了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真的不会试试就逝世了吗?
这个故事后来还有个成年人版本,说的是评价人或物,说你深的不见得是你真的深,也许他自己是松鼠,说你浅的也不见的是你真的浅,也许他自己是老牛。
寓意是不要太过在意别人的评价,人总是难以脱离自身认知。
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结果。
同一个人十年和十年后的认知都不同,更何况千人千面。
不必苛求自己也不必苛求别人。
佛教说的不二法门,无是无非、无对无错、无善无恶。
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
做人嘛,不枉以最大的善意揣测别人。
好事看结果,坏事看初衷。
多一分理解和包容。
世界这么大,当你想到的时候早就有千百万人去做过了。
专家说:不要投资、不要创业。
专家吗?
呵呵了。
专家信得过吗?
要是能行专家早就自己做去了还当什么专家。
话又说回来,普通人家的孩子有那么多的试错成本吗?
当你想到的时候千百万人己经做过了,几百万人己经破产了,但依然有人开始去做,有人成功。
成功的总是极少数。
这难道就是罗曼.罗兰说的”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对了,一个快递员创什么业。
能想到的也就是电瓶车要不要再投资换个大一点的电瓶,这样能多跑一些路,但要考虑投资多久才能收回来。
说投资也许大了点,是换电瓶的钱多久能收回来。
还是晒一下温暖的阳光吧,阳光晒着绿地伴着一丝清凉,连呼吸都变得舒畅。
再回到小马过河的故事上来,不盲从舆论,不迷信权威。
勇于尝试,质疑精神才是科学精神。
这应该才是作者的初衷,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
再看一眼这个世界,研究永动机的都被打上了“民科”的标签,是正统科学家不敢触及的领域。
但是大到宇宙天体,小到细胞原子,在没有人施加外力的作用下都在“永动”。
静止只是理论上相对的概念。
那么基于此基础上建立的“能源—货币”体系,真的存在吗?
是小马过河的故事存在bug,还是这个世界存在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