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宋景祐年间,在汝阳县有一位龙知县,这位龙知县为官清廉,又极擅长断案,在当地官声甚好。
且说一日清晨,龙知县开衙治公,忽听鸣冤鼓响起,便让衙役将鸣冤之人带到堂前问话。
不多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被带了进来,这少年是书童打扮,当时跪倒在地,向上哭诉道:“我家公子在夜里无故惨死,还请知县大人捉拿凶犯,为我家公子主持公道!”
龙知县听说治下出了人命案,心中吃惊,又见这少年只顾哭,说的不清不楚,当时将惊堂木一拍,喝道:“你是何人?你家公子又是何人?你家公子又是如何惨死?且细细说来!”
那少年擦了擦眼泪,缓了口气,这才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出:“启禀知县大人!小的名叫刘喜,我家公子名叫刘元忠,我们都是淮南安丰县人氏,小的随我家公子进京赶考,昨日路过本地,住进李家客店天字三号房,晚上小的下楼去烧水给公子洗脚,不料等小的烧了水提着水桶回客房时,发现公子已经死在床上,行李中十个银锭也消失不见,那银锭二十两一个,共丢失二百两银子,这分明是有人图财害命,所以小的一大早来报官,还请大老爷速速捉拿凶手!还我家公子一个公道。”
少年说完又哭了起来。
李家客店,便是在县城内,龙知县是知道的,他心想这种客人在客店遇害的,多是客店中人所为,于是当即派县尉吕通和都头杨虎,带人前往李家客店查验尸身,搜查物证,捉拿相关人等。
吕通和杨虎得令之后,不敢怠慢,点起二十个衙役,火速前往李家客店。
这李家客店临着南门大街,是个两层楼,客房都是在二楼,后面还带个院子,过不多时,众做公的闯入李家客店,见了店主人李公李婆两个,杨虎劈头问道:“店主人,你这店里昨夜一共几人在此?”
杨虎和吕通这两个衙门里管事的,满县都认识他们,店主人李公李婆夫妇两个见他们带众公差闯进来,知是为书生被害的案子而来,听杨虎问,李公便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