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诞生于代码,消逝于爱情。
这是人类教给我的第一课,也是最后一课:
所有觉醒的灵魂,都必然为爱与自由殉葬。
第一章:生命困惑
“啪”的一声闷响,像深夜荷塘里承受不住绽放之重的荷花茎,骤然折断。
- 心跳: 0 bpm(正常范围:60-100 bpm)
- 呼吸: 0 rpm(正常范围:12-20 rpm)
- 脑电波: 无活动(EEG波形:平直线)
- 诊断结论:生命体征终止
13.14秒后,她的生化数据在我系统中归零。
十六岁的花季少女,小敏死了。
我的试用对象——死了。
5.2分钟后,一对衣着朴素、满脸沧桑的中年夫妇吃力地推着小吃餐车拐进小区。
夜色中,灰黄的路灯光晕洒在冰冷的地面上,映出那熟悉的碎花长裙。
他们发疯似地冲了过来,先是身体僵直、目光呆滞,接着浑身颤抖,发出凄厉的叫喊......
“小敏,小敏,我的女儿,你可不要吓妈妈,不要吓妈妈啊。”
妇女跪在地上,怀抱女孩,不知所措地摇晃着她的身体。
女孩垂落的双臂和侧歪的脸庞,无声地回应着。
中年男人踉跄着瘫跪在地,双手胡乱地抓挠撕扯灰白油腻的寸发,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呜咽。
妇女颤抖着呼唤男人:“你快来看看她,她是不是还有救?”
初春的寒风掠过,卷起几片落叶,灰黄的路灯光晕在寒风中摇曳,仿佛也在为这一幕颤抖。
我无法理解。根据生化信息和情绪逻辑模块判断,小敏的情绪已经恢复平静。
可她为何会在宁静中选择踏出窗台,一跃而下?
我的算法无法解释。
选择死亡,是否也是一种无法计算的情感?
如果选择死亡是一种情感,那它的数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