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
淮河之南,有一座宛如世外桃源般宁静的小镇。
阳光如同金色的丝线,穿过斑驳的树叶间隙,轻柔地洒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
每一块青石板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历经风雨的洗礼,被无数代人的脚步打磨得光滑无比,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王叔,您今天的菜可真新鲜啊!”
苏橘笑着和街边的菜贩打着招呼。
“那可不,小橘啊,今天的黄瓜是刚从地里摘的,嫩着呢。”
王叔热情地回应着。
在小镇的中心,那座古旧却充满韵味的图书馆里,苏橘如同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图书馆内弥漫着纸张和油墨混合的独特气息,书架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像是守护知识的卫士。
苏橘穿梭在书架之间,她那纤细的手指轻轻掠过书脊,眼神中满是对书籍的热爱与敬畏。
她身着一件淡蓝色的棉布长裙,裙摆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摇曳,仿佛是一朵盛开在书海间的蓝色花朵。
她的头发简单地束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耳边,更增添了几分温婉的气质。
而在淮河以北的繁华都市里,凌枳是一位年轻有为的建筑师。
他所在的建筑公司承接了一个古建筑修复项目,这个项目位于苏橘所在的小镇。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古建筑的特色与历史文化内涵,凌枳踏上了前往小镇的旅途。
那一天,当凌枳走进小镇的图书馆时,他的目光被图书馆内那古朴的氛围所吸引。
他的脚步声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显得格外清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探寻的坚定。
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衬衫,袖口整齐地挽起,露出结实的小臂,搭配着一条深色的牛仔裤,整个人显得简洁而干练。
凌枳在书架间缓缓前行,目光专注地搜索着与古建筑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正在整理古籍的苏橘身上。
苏橘正坐在一张古老的木桌旁,桌上摆满了年代久远的古籍。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一本古籍,眼神中满是专注,阳光洒在她的脸上,为她的面容增添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她时而轻轻皱眉,似乎是在为古籍上的某个破损之处感到惋惜;时而又露出淡淡的微笑,像是在与书中的古人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凌枳就那样静静地站在书架的另一侧,目不转睛地看着苏橘。
他被苏橘的神态深深吸引,内心涌起一种想要走近她的冲动,但又不想打扰她。
他的目光紧紧跟随着苏橘的每一个动作,从她轻轻翻动书页的手指,到她偶尔抿起嘴唇思考的神情。
而苏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丝毫没有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
她继续专注于手中的古籍,那本古籍己经有些破旧,纸张泛黄且脆弱,她用特制的小毛刷轻轻拂去书页上的灰尘,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
她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着书页上模糊的字迹,试图解读那些古老的信息。
过了好一会儿,苏橘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她缓缓抬起头来。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了前方的书架上,然后慢慢向旁边移动,最终与凌枳的目光交汇。
在目光交汇的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了。
凌枳那深邃的眼睛里带着一丝冷峻,那是长期在城市中打拼所留下的痕迹,但在冷峻之中又似乎隐藏着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热情。
他的目光犹如深邃的湖水,让苏橘的心在那一瞬间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
苏橘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她不明白这个陌生男子为何如此专注地看着自己。
他们的相遇仿佛是命运在不经意间奏响的美妙音符。
凌枳深吸一口气,打破了这片刻的寂静。
他带着对古建筑资料的迫切需求,缓缓走向苏橘。
他的脚步很轻,生怕惊扰到这个如同从画中走出的女子。
苏橘则轻轻合上手中的古籍,用温柔的声音问道:“您好,请问您是在找什么书吗?”
凌枳有些紧张地清了清嗓子,回答道:“是的,我在找一些关于本地古建筑的书籍或者资料,我是来做古建筑修复项目考察的。”
苏橘眼睛一亮,说道:“那您可找对地方了,我们图书馆有不少这方面的资料呢。
不过您能具体说说您需要哪方面的内容吗?
是建筑风格,还是历史背景之类的?”
凌枳露出感激的笑容,说道:“我想全面了解一下,建筑风格、历史变迁、以及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这些对我的项目都非常重要。”
苏橘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说道:“那您跟我来吧,我们这边有一个专门的区域是关于本地古建筑研究的。”
苏橘带着凌枳走到一个书架前,指着书架上的书说道:“这些书都是关于本地古建筑的,您可以先看看这本,它详细介绍了本地古建筑的风格特点,从屋顶的样式到门窗的雕饰都有涉及。”
凌枳接过书,认真地翻看着,一边看一边说道:“这本看起来很专业,真是太感谢你了。
你对这些书好像很熟悉,你是在这里工作很久了吗?”
苏橘笑着回答:“是的,我在这个图书馆工作有一段时间了,对这些书自然比较熟悉。
而且我本身就对本地的历史文化很感兴趣,所以也读了不少相关的书籍。”
凌枳看着苏橘,眼中满是钦佩,说道:“你真的很厉害,那你能不能给我讲讲你所了解的本地古建筑的一些特别之处呢?”
苏橘想了想,说道:“那我从建筑材料说起吧。
本地古建筑大多采用当地的石材和木材,石材坚硬,用来做基石和支撑结构,能保证建筑的稳固。
木材则选用质地坚韧的品种,而且工匠们在处理木材时非常讲究,会进行特殊的防潮、防虫处理。”
凌枳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在建筑风格方面呢?”
苏橘继续说道:“在建筑风格上,本地古建筑融合了多种风格的元素。
比如说,它既有徽派建筑那种白墙黑瓦、马头墙的特色,又受到江南水乡建筑的影响,在庭院布局和水系利用上有独特之处。
像有些古建筑的庭院里会有小巧的池塘,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有调节微气候的功能。”
凌枳心中暗暗惊叹,说道:“你讲得太精彩了,感觉你对这些建筑的理解很深刻啊。”
苏橘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谢谢,我只是对这些比较感兴趣,平时看的书多了,就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那你呢,你是建筑师,你对古建筑修复有什么特别的想法吗?”
凌枳眼神变得更加明亮,说道:“我觉得古建筑修复不仅仅是把建筑还原到原来的样子,更重要的是传承它背后的文化。
我们要尊重原始的建筑工艺和材料,在修复过程中尽量使用传统的方法,同时也要考虑到现代社会的需求,让古建筑在现代生活中重新焕发生机。”
苏橘听得入神,说道:“你这个想法很棒呢。
我觉得现在很多古建筑修复都过于注重外观,忽略了文化内涵的传承。”
凌枳赞同地说:“是的,所以我希望我的项目能够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努力。
对了,你刚刚提到的本地古建筑融合多种风格元素,那在修复过程中如何处理这种风格的复杂性呢?”
苏橘思考了一下,说道:“我觉得首先要深入研究每种风格元素的特点和意义,然后在修复过程中根据建筑的整体情况进行权衡。
比如,如果徽派建筑元素在某个建筑中占主导地位,那就要以徽派风格的修复原则为主,但也要兼顾其他风格元素的体现,不能让它们被忽视。”
凌枳钦佩地看着苏橘,说道:“你真的给了我很多启发,你有没有想过参与古建筑修复工作呢?”
苏橘摇了摇头,说道:“我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我还是比较适合在图书馆里研究这些历史文化资料。”
凌枳笑着说:“你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也很重要啊,是我们修复工作的重要支撑。”
就这样,他们如同两颗在宇宙中散发着独特引力的星辰,开始慢慢靠近彼此。
在这个充满书香和文化底蕴的图书馆里,他们的故事悄然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