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社会现实。
祥子是一个健壮的农村青年,他正直、善良并且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了自尊与自我实现的向往。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奋斗到毁灭的三次巨变。
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为此他每天都在努力。当他凭着勤劳和坚忍,省吃俭用地攒了三年的血汗钱买了一辆车时,他的心里充满了希望。然而,好景不长,这辆车很快被大兵抢走了。祥子没有灰心,他仍然努力,希望再买一辆新车,梦想着能做到和拉车的老车夫们一样的地位。但是,当他的积蓄又被敲诈一空时,他的梦就又破灭了。这时他认识到: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就要放弃美好的梦境。
于是他继续努力,为了买车,他借钱、借钱、再借钱,但他第三次买车的梦想又破灭了:那是十月的一个深夜,大雨使漆黑的世界变得格外焦黄和肮脏。下等小茶馆里,他与不得不卖掉人力车的老马儿相对而坐。老清早没洗脸也没洗头,身上发出一股臭汗味儿。茶还没有沏来,祥子只好攥着他的手串,“我要有那八成积蓄,这两条胳膊要硬得结结实实①的,去拉专车!可是我现在……一百五一个月才挣出吗?”老马想喝水。茶童捧来一大壶茶来、两个大碗,每个碗有二大碗。茶童不小心碰到了找零的七钱银子。祥子没有责备茶童,掏出只大铜子儿来:“都给你!我只喝碗茶!” 可是在店外面,他见着孙侦探——被敲诈的悲惨结果从老马儿身上转到自己身上。自己的车!拉上自己的车——是这个主意最实际。他明白了从前的圣人为什么只肯轻蔑地怜悯一下阿Q而不用眼泪去实施“大同情”事业。他有这个胆量:和一般平庸的男子比起来,总是他更接近天堂①吧!走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