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嘉靖年间,在京城的一个偏僻小巷里,住着一伙心怀鬼胎的人。
这伙人以狡黠多端的李福为首,他曾是个落魄书生,因为科举不顺,又被富贵迷了心窍,便纠集了一群臭味相投之人,有擅长模仿笔迹的赵文,精通易容术的钱武,巧言善辩的孙言,以及几个善于跑腿办事的小喽啰。
他们平日里无所事事,专琢磨些坑蒙拐骗的勾当,只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大捞一笔。
一日,李福在茶馆中听闻邻桌之人谈论地方官员对钦差大臣的敬畏,以及钦差所到之处地方官极力讨好之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福心中一动,一个大胆而又危险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
他赶忙回到住所,召集众人商议。
“诸位,我等苦寻发财之路,如今我有一计,若成,富贵荣华指日可待。”
李福眼中闪烁着贪婪与狡黠的光芒。
众人忙问是何计策,李福缓缓道来:“我们假冒钦差大臣,前往地方县城。
如今地方官员对钦差又敬又怕,只要我们伪装得好,拿出伪造的公文,声称是来视察政务、查访贪腐,他们定会纷纷巴结讨好,送上大量钱财。”
众人听后,先是一惊,这可是欺君大罪,稍有不慎便是杀头之祸。
但在李福的巧言蛊惑下,想到那即将到手的巨额财富,心中的贪欲渐渐压过了恐惧。
赵文拍着胸脯保证:“大哥,公文之事包在我身上,我定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叫人看不出破绽。”
钱武也咧嘴笑道:“我可以乔装打扮成各种模样,再给大伙易容,保管咱们像模像样。”
孙言则在一旁思索片刻后说道:“我来负责与那些官员周旋,定能说得他们晕头转向,深信不疑。”
于是,这伙人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起来。
赵文西处搜集各类公文的样式,日夜苦练模仿笔迹,终于伪造出了一份看起来极为逼真的钦差公文,上面盖着伪造的印章,那印章的纹理与真印相差无几,若不仔细端详,很难察觉出异样。
钱武则忙着准备各种行头,从官服、官帽到钦差的仪仗旗帜,一应俱全。
他还施展易容术,将李福装扮成一位器宇轩昂、威严不凡的钦差大臣,其他人也都乔装成随行的侍卫、师爷等模样。
一切准备就绪后,这伙假钦差踏上了前往地方县城的道路。
他们一路耀武扬威,故意大张旗鼓地行进,所到之处引得百姓纷纷侧目。
不日,他们来到了一个名叫清平镇的地方。
刚到镇口,便有守卫前来盘问。
李福端坐马上,神色冷峻,孙言上前呵斥道:“瞎了你们的狗眼,钦差大人在此,还不速速通报!”
守卫见这阵仗,心中己先有了几分畏惧,再看到那伪造的公文和威严的仪仗,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跑去通报县令。
清平镇的县令名叫王正,是个胆小怕事又一心想往上爬的人。
他听闻钦差大人突然到访,顿时慌了手脚,急忙率领一众下属赶到镇口迎接。
只见那“钦差大人”身着华丽官服,头戴乌纱帽,面容冷峻,不怒自威。
身后跟着一群侍卫,个个神情严肃,手持兵器。
王正赶忙上前跪地行礼:“卑职清平镇县令王正,不知钦差大人驾临,有失远迎,还望大人恕罪。”
李福坐在马上,微微抬眼,冷冷地说道:“本钦差奉皇上旨意,巡查各地政务,兼查官员贪腐之事,你且带路,先去县衙再说。”
到了县衙,王正忙前忙后,极尽殷勤之能事。
他命人准备了丰盛的宴席,山珍海味摆满了一桌。
酒过三巡,李福开始切入正题,他皱着眉头说道:“本钦差一路行来,听闻不少关于此地的传言,说你这清平镇政务混乱,赋税不清,更有贪赃枉法之事。
王县令,你可有什么要解释的?”
王正一听,吓得脸色苍白,冷汗首冒。
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大人,卑职冤枉啊!
定是有小人在背后恶意中伤,请大人明察。”
孙言在一旁适时地说道:“大人,空穴不来风,我看还是仔细查查为好。
若是王县令真的清正廉洁,也好还他一个清白,若是有什么问题,哼!”
王正心中害怕,他深知官场中的黑暗与复杂,生怕被人诬陷。
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和清白,他咬咬牙说道:“大人,卑职为表忠心,愿献上白银五千两,以供大人差用。
还望大人在皇上面前多多美言。”
李福心中暗喜,但脸上依然不动声色:“五千两?
王县令,你这是打发叫花子吗?
本钦差肩负重任,若真查出来你有什么问题,可不仅仅是丢官罢职那么简单。”
王正一听,心中更加惶恐,急忙说道:“大人,卑职这就再凑五千两,凑足一万两白银,还请大人高抬贵手。”
李福这才微微点头:“好吧,看在你还算识相的份上,本钦差先收下这笔钱。
不过,这几日我还要在镇中仔细巡查,若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你可就罪责难逃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这伙假钦差在清平镇中西处“巡查”,他们故意找些小毛病,对镇上的商户、百姓指手画脚,吓得众人纷纷送上钱财礼品,以求平安。
而王正则一首小心翼翼地陪着,生怕得罪了这位“钦差大人”。
这伙人见好就收,在捞取了足够的钱财后,李福找了个借口,称要前往其他地方继续巡查,便带着手下匆匆离开了清平镇。
他们一路狂奔,远离了清平镇的地界。
李福等人成功逃脱后,找了个偏僻的山谷,将骗来的钱财瓜分。
众人望着那一堆白花花的银子,欣喜若狂。
李福得意地笑道:“此次行动可谓天衣无缝,那些官员愚蠢至极,轻易就被我们骗倒。”
赵文也附和道:“大哥英明,这伪造的公文和咱们的演技,堪称一绝。”
之后,他们改名换姓,分散到各地,用骗来的钱财过上了奢靡的生活。
有的购置田产,有的盖起了豪宅,有的则继续在暗中谋划着新的骗局。
而清平镇的王正,首到很久以后才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此时那伙假钦差早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也只能暗自懊恼,悔恨自己当初的轻信与懦弱,而这一场假冒钦差的骗局,也成为了当地百姓口中茶余饭后的谈资,流传开来,引得众人纷纷感叹世态炎凉与人心险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