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我应该知道我是我吗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不断的询问或者被询问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有人回答说:“我就是我”,那么我到底是不是我呢?我应该知道我是谁吗?这些问题或许是别人问你的,也可能是你自己问自己的,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答案,而大多数人都找不到问题的答案。
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我是“我”,也是“另一个我”。
在电影《天道》里面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而一旦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第一个小问题也就主要就是围绕这句话来理解。
首先,我们把这句话换成第一人称或许可以更好的帮助理解,也就是:“我不知道我是我,所以我是我,而一旦我知道了我是我,我就不是我了”。
那么各位亲爱的读者们,可以先对这句话进行一下自己的思考再往下看,接下来我将说出它一个理解——这句话就是说如果我不知道我是我,那我对一些事情做出的反应才是真正的我做出的,即是最能反映我行为背后内核的东西的部分,而我一旦知道了我是我,也就是知道自己会做怎样的反应,或好或坏的,而为了适应当前的生存环境,我就都很可能会去调整我自己的反应,这时候行为表现出来的我就不是正在意义上的我了,而是我有意识的调整过的我。但是这种调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件好事:虽然我不是原来的我了,但我可以让我成为更好的另一个我,所以我还是比较赞同“我应该要知道我是我”。
大家都知道,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其中“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本能的部分,它是出生时就存在的,包含了人的基本生物冲动和欲望,如***、攻击性、生存欲望等。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即追求即时满足和避免痛苦,不考虑现实条件或道德规范。在本我中,冲动和欲望是无序的、非理性的,它们要求立即得到释放和满足。
”自我”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