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清平巷:三教九流的烟火人间

第1章

发表时间: 2025-01-31

在老城中,有一条名为清平巷的老街,仿佛是被岁月遗忘的角落,却又处处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斑驳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承载着无数行人的足迹;两旁的老房子参差不齐,红漆剥落的木门、雕花褪色的窗棂,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里,便是三教九流汇聚之所,不同身份、不同故事的人们在此交织,碰撞出独特的市井烟火。

三教的传承与坚守

儒教:仁礼之光照耀巷间

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巷子里的雾气,李夫子便打开了他那间小小的私塾。李夫子是个老儒,身着洗得发白的长衫,脸上总是挂着温和又不失威严的神情。他每日都会在私塾里给孩子们讲学,从《论语》到《孟子》,从“学而时习之”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不厌其烦地传授着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儒教,以孔子为宗师,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仁”是其核心思想,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尊重,主张通过“礼”来规范社会秩序。在教育上,秉持“有教无类”的理念,无论贵贱、贫富,皆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思想深深影响着社会伦理和教育体系,历经千年而不衰。

有个叫小虎的孩子,家境贫寒,父亲是个樵夫,每日上山砍柴,勉强维持生计。小虎虽聪明伶俐,却因交不起学费,只能在私塾窗外偷偷听课。李夫子发现后,不仅没有驱赶他,还免费让他进私塾读书。李夫子常说:“有教无类,这孩子有向学之心,怎可因家境而被拒之门外。”在李夫子的教导下,小虎进步飞速,不仅学业有成,还将儒家的道德准则铭记于心。

然而,清平巷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有一年,城里来了个新的官员,为了政绩,强行征收各种苛捐杂税,百姓苦不堪言。李夫子挺身而出,联合巷子里的一些贤达,向官府上书,陈述百姓的艰难,请求减轻赋税。他的行为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有人暗中威胁他,让他不要多管闲事。但李夫子不为所动,他说:“身为儒者,当为苍生立命,怎能因畏惧权势而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