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残卷惊梦汴京的雨丝如银针密织,穿透宣德门的飞檐时,檐角铜铃正发出细碎的哀鸣。
江南将鹅黄窗纱挽成蝴蝶结,竹帘外的雨幕便漫进残卷斋,在青砖上洇出深浅不一的苔痕。
她握着羊毫的手顿在半空,砚池中松烟墨泛起的涟漪,竟与三年前御宴上倾倒的酒盏纹路分毫不差。
"澄心堂纸遇潮易生褐斑,需用茯苓粉调蜜水轻拭。
" 她对着案头的《李煜手札》残页低语,指尖抚过纸缘那圈如溃烂伤口的霉斑。
素纱手套下的食指忽然刺痛,旧伤处的淡青疤痕像活过来的蚯蚓,在皮肤下蜿蜒游走。
三年前那个火树银花的夜晚,她正是用这根手指捡起旋纹瓷碎片,碎片上的暗纹与此刻镊子尖挑开的装池线竟如此相似。
双股捻金线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如两条交缠的银蛇盘踞在第八折页。
江南瞳孔微缩,镊子 "当啷" 坠地。
太平兴国三年的古籍怎会用唐时工艺?
她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塞进她掌心的半块玉璋,上面的蟠虺纹与这金线织法如出一辙。
工作室角落的博古架传来轻微震动,她余光瞥见《营造法式》书脊裂开细缝,露出半卷朱红色绢帛。
敲门声正是此时响起,像有人用指节轻叩黄泉之门。
江南起身时碰倒了多宝格,青瓷水盂滚落的轨迹竟与记忆中御宴上盏碟翻倒的弧线重合。
她穿过由《永乐大典》残卷堆成的巷道,铜制门环上凝结的水珠滴在手腕,凉得刺骨。
斗笠阴影下的男子递来拜帖时,江南闻到了一丝若有若无的沉水香。
那香味与父亲书房里的熏香截然不同,夹杂着硝烟与铁锈味,像被火灼烧过的铠甲。
"在下沈砚冰。
" 男子摘斗笠的动作很慢,靛青刺青从衣领蔓延至耳后,正是半枚断裂的玉璋图案。
江南指尖掐进掌心,指甲在旧伤处刻出新月形血痕。
木盒开启的瞬间,一股陈年老纸与硝石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残卷边缘的焦痕呈不规则锯齿状,江南一眼便认出这是宫廷秘火 "龙鳞烧" 的痕迹 —— 当年烧毁文渊阁的那场大火,亦是这般灼痕。
当她戴上鹿皮手套触碰残卷时,指尖突然陷入某个虫蛀孔洞,孔洞边缘竟磨得异常光滑,分明是被人反复摩挲所致。
"虫蛀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