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昭纳家书 > > 项目被抢走那天,我看见老板头顶绕着三圈黑气(李工张莉)最新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项目被抢走那天,我看见老板头顶绕着三圈黑气李工张莉

项目被抢走那天,我看见老板头顶绕着三圈黑气(李工张莉)最新好看小说_无弹窗全文免费阅读项目被抢走那天,我看见老板头顶绕着三圈黑气李工张莉

夜月隐仙 著

其它小说连载

脑洞《项目被抢走那天,我看见老板头顶绕着三圈黑气》,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工张莉,作者“夜月隐仙”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男女重点人物分别是张莉,李工,刘伟的脑洞,大女主,爽文,逆袭,职场小说《项目被抢走那天,我看见老板头顶绕着三圈黑气》,由实力作家“夜月隐仙”创作,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本站无广告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5883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4 16:52:42。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项目被抢走那天,我看见老板头顶绕着三圈黑气

主角:李工,张莉   更新:2025-10-24 18:25:0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我叫姜宁,是公司里最底层的便利贴女孩。谁都能使唤我,谁都能踩一脚。

复印文件、拿外卖、背黑锅,我都干。他们以为我懦弱、愚蠢、好欺负。没人知道,

一个月前,我瞎了一瞬,再睁眼,世界就不一样了。我能看见“气”。

主管头顶缠绕着死灰色的败落之气。抢我功劳的同事,眉心盘踞着一团粘稠的黑雾。

而那个即将被他们联手坑害的合作方,却顶着一轮刺眼的金色华光。所以,

当他们把一个必败的项目——一个巨大的黑锅——甩给我时。我接了。我不仅接了,

我还对他们笑了笑。因为在我的视野里。一场由“气”主导的盛大审判,就要开席了。而我,

是唯一的观众。1.黑锅,还有十分钟抵达战场“姜宁,这叠文件复印三十份,十分钟内要。

”刘伟的声音,油腻得像地沟油。他甚至不抬头看我,手里的文件直接甩在我桌角。

力道很大,我的水杯晃了晃,水洒出来一点。我没说话。拿起文件,转身走向复印机。

路过张莉的工位,她头也不抬,从鼻子里哼出一声轻笑。我眼角的余光,

能看见她头顶那团越来越浓的黑气。像一坨甩不掉的烂泥。真恶心。一个月前,

为了一个紧急项目,我连续加班三天三夜。在项目交付前一刻,我眼前一黑,栽倒在电脑前。

再醒来,就在医院。医生说我只是低血糖加过度疲劳。但他们不知道,我的世界全变了。

我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一种“气”。每个人头顶都漂浮着,颜色、形态各不相同。

比如现在,甩给我文件的部门主管刘伟。他头顶的气,是死灰色的,像烧完的纸钱灰。

还缠绕着几缕若有若现的桃色细线,歪歪扭扭地连向新来的实习生。我知道,他要倒霉了。

事业和家庭,双重倒塌。而张莉,那个抢了我上次项目全部功劳的女人。

她头顶的黑气已经快凝成实质。这意味着,一场巨大的、足以毁掉她职业生涯的祸事,

正在等着她。复印机嗡嗡作响。我面无表情地把文件一份份整理好。十分钟,不多不少。

我把三十份文件整整齐齐地放在刘伟桌上。“刘主管,复印好了。”他“嗯”了一声,

眼皮都没抬。我回到自己的座位。角落里,最不起眼的位置。像个隐形人。我喜欢这样。

方便我看清他们每一个人,头顶那绚丽多彩的……末日景象。下午三点,部门例会。

空气沉闷。王总,我们的大老板,坐在会议室首位。他五十多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但他头顶的气,却是一片混乱的灰黑,中间夹杂着几条病态的暗红色血丝。这是大病的征兆。

而且,是会牵连整个部门的病。“关于城西那个新商业体的项目,合作方态度很强硬,

谁有想法?”王总开口了。手指在桌上有一下没一下地敲着。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城西那个项目,业内都知道,是个巨坑。前前后后已经有三家公司栽在里面。谁接谁死。

在我的视野里,那个项目文件上空,盘踞着一团堪比墨汁的黑气。碰一下,手都要烂掉。

刘伟清了清嗓子,眼神飘向张莉。张莉立刻心领神会。“王总,我觉得这个项目虽然难度大,

但也是机遇。”她站起来,一副精英做派。“我愿意带队,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低着头,

假装看笔记本。心里却在冷笑。张莉头顶的黑气,因为她这句话,兴奋地扭动起来。

真是一场精彩的自杀表演。刘伟满意地点点头,看向王总。“王总,小张虽然年轻,

但这股冲劲很难得。我觉得可以让她试试。”两个人一唱一和,演得真好。王总面无表情。

他当然知道这是个坑。他需要一个替死鬼,去给总公司一个交代。张莉,

就是那个主动跳出来的完美祭品。“光有冲劲可不够,”王总慢悠悠地说,“这个项目,

还需要一个踏实肯干,不怕吃亏的人配合。”他的目光,在会议室里扫了一圈。最后,

落在我身上。“姜宁,你就配合张莉,一起负责这个项目。”一瞬间,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同情,怜悯,但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张莉是主犯,

我就是那个被拖下水的倒霉蛋。或者说,是专门负责背锅的那个。张莉的嘴角,

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她看向我,眼神里全是命令。“姜宁,没问题吧?

这可是王总对你的信任。”她故意把“信任”两个字咬得很重。我抬起头。

看着她头顶那团翻滚的黑气。又看了看王总和刘伟头顶的死灰。整个会议室,

简直像个大型灾难现场。唯独我这里,干干净净。我站起来,对着他们,

露出了一个特别乖巧的笑容。“好的,王总,刘主管。”“我一定全力配合张莉姐,

绝不拖后腿。”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觉得,这个黑锅,终于稳稳地扣在了我们俩头上。

尤其是扣在了我这个最好欺负的人头上。他们不知道。我接的不是锅。

是递给他们的……一把刀。2.谁是猎物,谁是猎人会议一结束,

张莉就把我叫到了她的工位。“姜宁,这是城西项目的所有资料,你先拿去整理一遍,

今天下班前,给我一份摘要报告。”厚厚的一摞文件,砸在我怀里。少说也有五六斤重。

“张莉姐,这么多资料,一下午时间是不是太紧了?”我抱着文件,故意露出为难的表情。

“紧?”张莉嗤笑一声,抱起胳。“你别忘了,这个项目我是负责人,你是配合。

我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你要是觉得做不来,现在就跟王总说去,看他怎么说。

”她有恃无恐。笃定了我不敢反抗。我没再说话。抱着那堆散发着黑色气运的文件,

回到了我的角落。一页都没翻。我打开电脑,开始做自己的事。处理一些日常的杂务,

回复几封无关紧要的邮件。仿佛那堆文件不存在一样。办公室里的人,都在用余光偷瞄我。

他们大概在想,这个姜宁,真是个受气包。被欺负成这样,屁都不敢放一个。

刘伟从办公室出来,经过我身边,还特意重重地咳嗽了一声。那死灰色的气,飘下来几缕,

我都嫌脏。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张莉走过来,敲了敲我的桌子。“报告呢?

”她居高临下地问。我抬起头,一脸“茫然”。“啊?张莉姐,我……我还在看资料,

太多了,还没看完。”“看不完?”她的音量瞬间拔高,吸引了全办公室的注意。“姜宁!

我让你做一份摘要报告,你跟我说看不完?”“你一天都在干什么?摸鱼吗?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所有人面前,把我钉在“能力低下、态度懒散”的耻辱柱上。

这样,等项目失败了,她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我身上。“不是我无能,

是猪队友带不动。”多么完美的剧本。我站起来,低下头,声音不大不小,

刚好能让周围的人都听见。“对不起,张莉姐,是我能力不行。”“资料实在太多了,

里面有很多专业术语和数据,我……我确实看不太懂。”我表现得,

就是一个业务能力堪忧的废柴。张莉的表情更得意了。她要的就是我的“承认”。“看不懂?

看不懂你不会问吗?”“算了,指望你也是白搭。把文件给我,我自己来!

”她一把抢过那摞文件。在她手指碰到文件的一瞬间,我清楚地看到,那文件上盘踞的黑气,

分出一股,蛇一样缠上了她的手腕。“今天晚上你别走了,留下来加班,把我整理好的报告,

重新做成PPT,明天早上九点,我要看到。”她丢下这句话,踩着高跟鞋,

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办公室里响起几声窃窃私语。无非是说我倒霉,摊上这种事。

我重新坐下。脸上是委屈和无助。心里,却已经开始倒计时了。张莉头顶的黑气,

已经浓郁到开始往下滴落黑色的液体。那是霉运爆发的前兆。她今晚,

会有一个非常、非常精彩的夜晚。我没有加班。六点钟,准时打卡下班。走出办公楼的时候,

我回头看了一眼。我们部门所在的楼层,灯火通明。尤其是张莉的那个位置,亮得刺眼。

像一盏,为飞蛾准备的灯。第二天,我八点五十五分走进办公室。所有人都到齐了。气氛,

有点诡异。每个人的表情,都像是想笑又不敢笑。张莉的工位是空的。她的椅子上,

搭着一件皱巴巴的外套。电脑还亮着,屏幕上是一个做到一半的PPT。

刘伟的办公室门紧闭着。我刚坐下,旁边工位的同事小赵就凑了过来。“姜宁,你听说了吗?

”他压低声音,一脸神秘。“听说什么?”我故作不解。“张莉姐,昨晚在公司加班,

电脑……炸了!”我“啊”了一声,捂住嘴,眼睛瞪得大大的。“炸了?怎么会?

”“谁知道呢。听说是因为线路老化,加上她电脑一直没关,过热短路了。主机都烧黑了,

整个办公室都跳闸了。”小赵说得眉飞色舞。“最惨的是,她辛苦了一晚上的报告,

一个字都没保存下来!听说王总早上发了好大的火,让刘主管今天必须把报告交上去。

”我看向刘伟紧闭的办公室门。能想象到,他现在头顶的死灰色气,肯定又浓重了几分。

我低头,掩饰住嘴角的笑意。电脑短路?不。那不是短路。那是积攒了太多的黑色气运,

找不到出口,只能用最激烈的方式,爆开。这只是个开始。一出好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猎物已经踩中了第一个陷阱。而我这个猎人,只需要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看着他们,

一步一步,走向我为他们选好的,那个最华丽的坟墓。3.金色的线,

致命的鱼饵电脑爆炸事件,最终以刘伟被王总痛骂一顿,张莉被扣一个月奖金告终。

张莉看我的眼神,像是淬了毒的刀子。她大概觉得,如果不是我“能力太差”,

她也不用熬夜加班,也就不会碰到电脑爆炸这种倒霉事。人类的愚蠢,有时候真的很有趣。

他们从不反思自己,只会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那个看起来最弱小的人。我不在乎。

甚至有点享受她那种恨不得吃了我的眼神。因为我知道,她越恨我,

她头顶的黑气就翻滚得越厉害。像一锅即将沸腾的沥青。城西的项目,因为这个意外,

暂时搁置了。王总需要一份新的报告,但没人敢接手。张莉更是躲得远远的。办公室里,

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我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王总头顶那混乱的灰黑色气团,

正在酝酿着更大的风暴。机会,很快就来了。周五下午,公司内网发布了一则通知。

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腾飞科技”,因为战略调整,需要从各部门抽调人手,

协助他们完成一个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项目。通知下面,附着一份项目简介。

我点开看了一眼。项目内容语焉不详,只说是关于“未来市场潜力调研”,地点偏远,

待遇也只是象征性地提高了一点。一看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被派去的人,

等于被流放三个月,回来后,原来的位置还在不在都难说。果然,通知一出,

办公室里哀鸿遍野。每个人都生怕这个倒霉的名额,会落到自己头上。

刘伟把部门所有人都叫进办公室开会。主题就是,谁去“腾飞科技”。“这个项目呢,

是集团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刘伟说得冠冕堂皇。但他头顶的死灰色气,

已经说明了一切。这对他来说,也是个烫手山芋。派谁去,都会得罪人。“大家也知道,

我们部门最近很忙,尤其是城西的项目,是重中之重。”他话锋一转,眼神扫过我和张莉。

“所以,主力干将肯定是不能动的。”张莉立刻挺直了腰板。刘伟这是在保她。然后,

刘伟的目光,毫无意外地,落在了我身上。“姜宁啊,你来公司也有一年了,

平时工作……嗯,也挺努力的。”他找不到什么词来夸我,只能含糊其辞。

“这次去腾飞科技,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年轻人,就应该多出去闯闯,多学点东西。

你觉得呢?”这话说得,又当又立。把一个“发配”的名额,说成是“恩赐”。

所有人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我身上。这一次,连同情都懒得掩饰了。在他们眼里,

我这个没背景、没能力、没靠山的软柿子,就是最合适的牺牲品。把我踢走三个月,

眼不见心不烦。我看着刘伟。在他那死灰色的气运里,我看到了一条极细,

但异常明亮的金线。这条金线,从他身上延伸出来,

一直连接到那份“腾飞科技”的项目通知上。这是什么意思?这个看似是“坑”的项目,

对刘伟来说,竟然藏着一丝转机?我的大脑飞速运转。再去看王总。他头顶的灰黑气团,

对“腾飞科技”这个项目,没有任何反应。说明这个坑,与他无关,甚至他都不知道内情。

那么,这条金色的线,到底代表什么?我站了起来。在所有人以为我会找借口推脱,

或者哭哭啼啼地接受时。我开口了。“刘主管,我觉得您说得对。”我的声音很平静。

“我是个新人,是应该多学习。这个机会很难得,我愿意去。”整个办公室,

瞬间安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的声音。刘伟愣住了。张莉愣住了。所有人都愣住了。

他们可能想过我会反抗,会拒绝,会求情。但他们绝对没想到,我会……如此干脆地答应。

刘伟脸上的惊讶,迅速转变为狂喜。“好!好!姜宁,我就知道你是个有上进心的好员工!

”他看我的眼神,第一次带上了一丝“欣赏”。虽然这欣赏的背后,是把我当傻子的庆幸。

他头顶那条金色的线,因为我的同意,似乎更亮了一点。我明白了。这个项目,

本身可能是个坑。但“把我派过去”这个行为,对刘伟来说,是“好运”的。或许,

是因为他甩掉了一个麻烦。或许,是因为他向上头交了差。又或许……有更深层的原因。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鱼饵,我吃了。因为,在那份项目通知的深处,

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我看到了一团,比太阳还要耀眼的……金色气运。那光芒,

几乎要刺穿屏幕。那是一个巨大的,足以改变一切的机遇。这个机遇,

被层层叠叠的灰色和黑色包裹着。就像一块埋在泥潭里的黄金。所有人都嫌弃这片泥潭。

只有我,看到了那块黄金。刘伟以为他甩掉了一个包袱。他不知道。他亲手把我,

送进了龙潭。等我再出来的时候。就不是他能仰望的了。而张莉。她看着我,

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嘲讽和幸灾乐祸。她头顶的黑气,因为我的“倒霉”,

似乎都消散了一点点。她觉得,她赢了。她觉得,她安全了。可怜的虫子。她根本不知道,

猎人放过一只兔子,不是因为仁慈。而是因为,猎人的目标,是后面那头更肥的野猪。

4.腾飞科技,一座金色的坟墓去“腾飞科技”报到的那天,是个阴天。公司派了辆车送我。

司机是个话很少的中年男人。车开了将近两个小时,越开越偏。最后,

停在了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科技园里。与其说是科技园,不如说是个废弃的工业区。

几栋灰扑扑的大楼,孤零零地立着,墙皮都有些剥落。门口的保安,昏昏欲睡。我下了车。

司机一句话没说,掉头就走。好像多待一秒,都会沾上晦气。我拖着行李箱,走进主楼。

大厅里空空荡荡,前台后面坐着一个打瞌睡的小姑娘。整个空间,

都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这就是所谓的“战略部署”?

这就是刘伟口中“意义重大”的项目?我环顾四周,大部分地方,都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灰气。

一种长期停滞、没有生机的气。但。在这片死寂的灰色中,有一处地方,却在发光。三楼,

最东边的那个角落。一团浓郁的金色气运,正从那个方向渗透出来。像黑夜里的灯塔。

我按照通知,找到了项目负责人。一个叫陈教授的中年男人。戴着厚厚的眼镜,

头发乱糟糟的,眼窝深陷。他头顶的气,很奇怪。是一片很纯净的白色,

代表着他没有坏心眼,是个专注的技术人员。但这片白色,却被浓重的灰色死死地压制着。

说明他的才华,正被埋没,处境艰难。“你就是总部派来的姜宁?”他推了推眼镜,

打量着我。“嗯,来了就好。我们的项目,缺人手。”他带我去了办公室。说是办公室,

其实更像个仓库。堆满了各种仪器和零件,只有角落里清出了几张桌子。已经有三个人在了。

两男一女。他们看到我,只是抬头瞥了一眼,又继续埋头干自己的事。他们头顶的气,

和陈教授差不多。都是被灰色压制的白色。一群怀才不遇的技术宅。“我们项目组,加上你,

一共五个人。”陈教授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一下情况。项目内容,

确实是“未来市场潜力调研”。但方向,

却极其冷门——“基于新型材料的能量传导效率研究”。简单来说,

就是研究一种没人看好的新材料。研究成功了,也没人知道怎么用。研究失败了,

更是理所当然。一个被集团彻底放弃的边缘项目。我被分到了一张靠窗的桌子。

正对着那片金光的来源。那是一个上了锁的房间。门上挂着牌子:“样品储藏室”。

“陈教授,”我指着那扇门,“这里面是什么?”陈教授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别管那个。

那是以前一个失败项目的遗留物,一堆没用的废料。”他的语气,带着一丝惋。

“钥匙在集团总部,我们谁也打不开。”失败项目的遗留物?一堆废料?

我看着那门缝里透出的,几乎要凝成实质的金色光芒。心里笑了。这哪里是废料。

这分明是一座……金矿。一座被所有人当成坟墓的金矿。接下来的日子,很平静。我的工作,

就是整理数据,做一些毫无意义的报表。陈教授和另外三个人,

每天都在实验室里捣鼓他们的“新材料”。没人管我。我也乐得清闲。我把所有的精力,

都放在了那间储藏室上。我发现,那金色的气运,并不是恒定的。每天深夜,十二点左右,

它的光芒会达到顶峰。然后慢慢减弱。这说明,里面的东西,是“活”的。

我开始旁敲侧击地,向组里的人打听那间储藏室的来历。他们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

那是五年前,腾飞科技的创始人,一个姓李的天才工程师,主导的最后一个项目。

项目失败后,那个工程师心灰意冷,辞职出国,再也没回来。而那些样品,

就被封存在了这里。成了公司的“禁忌”。我需要那把钥匙。我需要打开那扇门。

我给总公司的人事部打了个电话。用的是项目组的座机。我说,

项目需要一份五年前的存档资料,可能在样品储藏室里,申请打开。接电话的,

是人事的一个老员工。他一听“样品储藏室”,立刻不耐烦起来。“开不了,

钥匙在王总那里,他早就说过,那间屋子谁也不许动。”王总?又是王总。我挂了电话,

眼神冷了下来。王总头顶那混乱的灰黑色气团,和这间储藏室里冲天的金色气运。

这两者之间,一定有关联。他在害怕。他在害怕这间屋子里的东西,被别人发现。那里面,

藏着他的秘密。一个,足以让他万劫不复的秘密。5.钥匙,

藏在最脏的地方我需要一把钥匙。但钥匙在王总手里,我不可能拿到。我必须想别的办法。

一个能让王总,主动把钥匙交出来的办法。或者,一个能让那扇门,自己打开的办法。

我开始研究这栋楼的结构图。老的建筑图纸,在档案室里都蒙了灰。我花了两天时间,

才把它翻出来。那间储藏室,原本的设计里,是有一个通风口的。

连接着楼顶的中央通风系统。但后来,不知道为什么,通风口被封死了。从外面看,

就是一堵平平无奇的墙。我上了天台。风很大。巨大的中央通风系统主机,像个沉默的怪兽。

我找到了图纸上标记的位置。那里果然被水泥封得严严实实。但我能看到。金色的气运,

正从水泥的缝隙里,一丝丝地往外冒。像被堵住的泉眼。这说明,路,是通的。

只是被人为堵死了。回到办公室。我看着那扇紧闭的门。一个计划,在我脑中慢慢成形。

陈教授他们,最近的研究遇到了瓶颈。一种关键的催化剂,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

整个项目组,都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他们头顶的灰色气,也越来越浓。再这样下去,

不用等三个月,这个项目组就要因为“毫无进展”而被强制解散了。这是我的机会。

我假装不经意地,在和陈教授聊天时,提了一嘴。“陈教授,我以前看过一篇国外的论文,

好像提到过,用一种‘惰性晶体’做催化剂,可以稳定能量传导。不知道有没有用。

”“惰性晶体”这个词,是我瞎编的。陈教授当时并没在意。他只当我是外行胡说。

但两天后,他把我叫进了办公室。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但异常兴奋。“姜宁!

你上次说的那个‘惰性晶体’,是哪篇论文?我查了,根本没有这个概念!

”我装作努力回忆的样子。“好像……好像是很久以前看的了,记不清了。

会不会是翻译的问题?我记得那东西,好像是从一种特殊的矿石里提取的。

”陈教授更激动了。“什么样的矿石?你还记得吗?”我“不确定”地描述了一下。

颜色、形态、晶体结构。我描述的,不是什么论文里的东西。而是我透过那扇门的缝隙,

看到的,那金色气运的源头。那块“废料”的样子。陈教授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他立刻带着人,把整个腾飞科技的仓库翻了个底朝天。没找到。当然找不到。因为那东西,

就在隔壁。在那间谁也进不去的储藏室里。“没有,都没有!”陈教授颓然地坐在椅子上。

“难道是我理解错了?”整个团队的希望,刚刚燃起,又被浇灭。气氛比之前更压抑了。

我“适时”地提出一个建议。“陈教授,会不会……在样品储藏室里?”我指了指那扇门。

“我听说,那里封存了很多以前的实验材料。”一句话,点醒了所有人。他们眼睛里,

重新亮起了光。“对啊!李工的项目!他的研究方向,和我们有共通之处!”“钥匙!

我们得拿到钥匙!”他们比我还着急。陈教授立刻给王总打了个电话。态度谦卑,近乎哀求。

他说明了情况,说项目有了重大突破,但需要参照一下五年前的样品。电话那头,

王总沉默了很久。久到我几乎能“看”到,他头顶的灰黑气团在剧烈翻滚。他在犹豫,

在挣扎。打开那扇门,可能会暴露他的秘密。不打开,陈教授这个项目失败,

他也需要承担领导责任。他必须做出选择。最终,他选择了前者。因为在他看来,

陈教授这群人,翻不起什么浪。而他那个秘密,已经埋了五年,固若金汤。

“钥匙在我办公室的保险柜里。明天,我让我的秘书送过去。”王总的声音,

带着一丝疲惫和警告。“你们只能看,不能拿走任何东西。看完,立刻封存。”“好的好的!

谢谢王总!”陈教授激动得声音都在抖。他挂了电话,兴奋地看着我们。“成了!

我们能进去了!”另外几个人也欢呼起来。只有我,低着头,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王总,你做出了最错误的一个决定。你以为你只是打开了一间储藏室。你不知道。你打开的,

是你的棺材盖。那把钥匙,不是藏在保险柜里。而是藏在他最肮脏的,

那颗贪婪又恐惧的心里。6.门开了,鬼出来了第二天上午十点,王总的秘书,

一个打扮精致的女人,准时出现在腾飞科技。她脸上带着公式化的笑容,但眼神里的轻蔑,

藏都藏不住。在她看来,来这里,就像是去了一趟贫民窟。她头顶的气,是浅灰色的,

混杂着一些乱七八糟的桃色丝线。是王总的另一个“身边人”。她带来了钥匙。

一把平平无奇的铜钥匙。在陈教授和项目组所有人期待的目光中。我看着她,

把钥匙插进锁孔。轻轻一拧。“咔哒”一声。那扇封存了五年的门,缓缓打开。

一股尘封已久的气味,扑面而来。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股强大的,

几乎让我睁不开眼的金色气浪。整个房间,都被金色的气运填满了。浓郁,纯粹。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