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昭纳家书 > > 百年道心一盏茶谭北沈砚最新热门小说_免费小说全文阅读百年道心一盏茶(谭北沈砚)

百年道心一盏茶谭北沈砚最新热门小说_免费小说全文阅读百年道心一盏茶(谭北沈砚)

喜欢小黑豹的谭北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百年道心一盏茶》是知名作者“喜欢小黑豹的谭北”的作品之一,内容围绕主角谭北沈砚展开。全文精彩片段:男女情节人物分别是沈砚的玄幻仙侠小说《百年道心一盏茶》,由网络作家“喜欢小黑豹的谭北”所著,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欢迎阅读!本书共计7688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0-29 20:57:04。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百年道心一盏茶

主角:谭北,沈砚   更新:2025-10-29 22:32:03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青城山玄真观的青灯殿,常年只燃一盏长明灯。观主清玄子座下有位弟子,名唤沈砚,

修行三十年,却总在筑基期徘徊,同辈早已金丹,他仍守着殿中那盏灯,日日擦拭灯盏,

添灯油。这日,山下传来消息,百余里外的黑风谷出现“噬魂瘴”,附近村落接连有人失踪。

清玄子召集弟子议事,众弟子皆欲请命除瘴,唯有沈砚沉默。散会后,清玄子将他叫至殿内,

递过一盏温热的茶:“你道心不稳,是因当年那事?”沈砚指尖一颤,茶盏险些落地。

十年前,他随师兄下山除祟,却因经验不足,误触妖阵,导致师兄为护他而亡。自那后,

他便怕了,怕自己的无能再害了旁人,连修行都变得畏首畏尾。

“噬魂瘴需以‘心灯’为引方能净化,你守着青灯殿十年,灯芯已染你灵力,若你愿去,

或许能成。”清玄子望着殿外的竹海,“道心不是无懈可击,是明知有惧,仍愿向前。

”沈砚攥紧了手中的茶盏,茶汤温热,烫得他指尖发麻。当晚,他收拾行囊,

提着青灯殿的长明灯,独自下山。行至黑风谷外,便见瘴气如墨,隐约传来村民的哭喊声。

他深吸一口气,将长明灯置于石上,指尖凝起灵力,

试图引动灯芯——可十年前的画面突然涌上心头,灵力瞬间紊乱,灯盏险些倾覆。“呵,

连灵力都控不稳,还想除瘴?”冷笑声自瘴气中传来,一道黑影掠出,

竟是修炼成精的“瘴母”。它挥手便将沈砚击飞,长明灯摔在地上,灯油洒了大半,

火苗摇摇欲坠。沈砚趴在地上,看着即将熄灭的灯火,忽然想起师兄临终前的话:“砚弟,

修行不是为了变强,是为了护你想护的人。”他猛地爬起,不顾身上的伤痛,

将自身灵力尽数注入灯芯。这一次,没有犹豫,没有恐惧——他想护住谷中未被吞噬的村民,

想告慰师兄的亡灵,想守住自己这三十年的道。长明灯骤然亮起,暖黄的光芒穿透瘴气,

照得整个黑风谷如同白昼。瘴母发出凄厉的嘶吼,在灯光中渐渐消散。

谷中被困的村民纷纷走出,对着沈砚跪拜致谢。待沈砚提着残破的灯盏回到玄真观时,

清玄子已在殿外等候,手中仍端着一盏热茶。“你看,”清玄子将茶递给他,“灯灭了,

你却把道心燃起来了。”沈砚低头看着茶盏,茶汤中映出自己的倒影,眼底不再有怯懦。

他忽然明白,真正的修真,从不是追求境界的高低,而是在一次次选择中,

守住那颗想守护他人的初心。后来,玄真观的青灯殿多了一盏灯,

一盏由沈砚的道心所化的灯。每当有弟子问起修行的秘诀,

沈砚总会递过一盏热茶:“百年道心,不过是在怕的时候,仍敢举起手中的灯。

”自黑风谷除瘴后,沈砚的道心豁然开朗,修为竟在三月内突破筑基,直抵金丹。

可他依旧守着青灯殿,每日添灯油时,总会多备一盏空灯盏,

盏底刻着当年师兄的名字——林清和。这日,青城山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是终南山的玄机子,一身素白道袍,手持拂尘,见到沈砚便直言:“黑风谷的瘴母虽灭,

但其本源‘浊心尘’散入了人间,若不集齐炼化,三年后恐再生更大祸端。

”沈砚握着灯盏的手微微一紧:“浊心尘是什么?”“是人心怯懦、贪婪所化的邪物,

藏在执念最深之人的身边。”玄机子目光落在他手中的空灯盏上,“你心中有执念,

若想寻它,需先面对当年的事。”沈砚沉默良久,最终提着青灯,随玄机子下山。

第一处浊心尘的踪迹,竟在当年师兄殒命的妖阵旧址。荒草丛生的山谷中,

隐约可见残留的妖气,一枚灰黑色的尘埃悬浮在半空,触之即散,

却又在他靠近时凝聚——那是他当年因恐惧而逃离的愧疚所化。“若当年你不逃,

林清和会不会活下来?”浊心尘突然化作师兄的模样,声音带着冰冷的质问。沈砚浑身一颤,

十年前的画面再次浮现:师兄挡在他身前,妖阵的黑气缠上师兄的经脉,而他却因害怕,

后退了半步。“我……”沈砚喉间发紧,却不再像从前那般逃避,“我当年错了,

可我后来守住了想护的人,也守住了他的道。”他举起青灯,灯芯的暖光映向浊心尘,

“这盏灯,既是我的道心,也是他的遗愿,我不会再让它熄灭。”话音刚落,

浊心尘剧烈震颤,渐渐化作一缕青烟,融入青灯之中。玄机子看着他,

眼中露出赞许:“执念不是枷锁,直面它,便是修行。”此后半年,沈砚寻遍四方。

在因贪婪而贩卖假药的药铺,他以灯光照散商人的贪念尘;在因怯懦而见死不救的书生身边,

他以自身经历点醒对方,收走怯懦尘。每集齐一缕浊心尘,青灯的光芒便更盛一分,

而他的修为,也在一次次直面心魔中,稳步提升。最后一缕浊心尘,

藏在一位失去孩子的老妇家中。老妇每日对着空屋落泪,执念化作的尘埃萦绕在她周身。

沈砚没有立刻收尘,而是陪老妇坐在门槛上,听她讲孩子的故事,

像当年师兄陪初入师门的他那般,耐心又温和。“孩子走了,可日子还得继续,

他也不想看见你这样。”沈砚轻声说,举起青灯,暖光落在老妇身上。老妇的眼泪渐渐止住,

浊心尘也在柔光中消散,化作一道温暖的光,融入灯芯。待沈砚回到玄真观时,

青灯已化作一盏琉璃灯,灯芯中隐约可见两道身影——是他与师兄。清玄子站在殿外,

手中依旧端着热茶:“浊心尘已除,你的道心,也终于圆满了。”沈砚接过茶盏,茶汤温热,

映出琉璃灯的光。他忽然明白,修行从不是斩妖除魔的快意,而是在漫长岁月里,

直面自己的懦弱与愧疚,将执念化作守护的力量。就像这盏灯,从最初的怯懦微光,

到如今的温暖普照,半生修行,不过是学会与过去和解,与自己和解。后来,

青灯殿的琉璃灯成了青城山的象征。每当有弟子陷入心魔,沈砚便会带他们来到殿中,

指着灯芯说:“别怕你心中的尘埃,因为每一粒尘埃,都能被你自己的光,照成温暖的星。

”沈砚守着青灯殿的琉璃灯,日子过得平静。直到某日清晨,

山下村落传来急报——数十名村民突然昏迷,脉象紊乱,似是中了邪祟,却查不出任何妖气。

沈砚提着琉璃灯赶往村落,刚进村口,就见一位老妪坐在门槛上,捧着半碗凉透的粥,

对着空屋落泪。“是阿婆的孙儿先倒下的,”村民叹息,“这几日村里总有人说,

夜里能听见孩子的哭声,像是……像是三年前没了的那几个。”沈砚心中一动,

走到老妪身边。琉璃灯的光芒落在那半碗粥上时,粥面竟泛起一层灰雾,

隐约映出个孩童的虚影。“是‘念魂’。”他低声道——这是枉死者的执念未散,

附在生前牵挂之物上,若不化解,会吸食活人的生机。可当沈砚试图用琉璃灯的光芒净化时,

虚影却突然消散,转而缠上了老妪。老妪浑身一颤,也倒了下去。沈砚指尖凝起灵力,

却迟迟不敢落下——他怕这光芒伤了老妪,更怕自己再像当年那样,因判断失误酿成大错。

“道心不是犹豫,是知其险,仍敢试。”清玄子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他手中端着个砂锅,

里面是温热的粥。“这孩子当年是饿肚子跑出去的,老妪总说没给孩子喝上最后一碗热粥,

执念才散不去。”清玄子将砂锅递给沈砚,“你守着道心,却忘了道心之外,还有人情。

”沈砚捧着砂锅,走到老妪床边。他将琉璃灯放在床头,光芒柔和地裹住老妪,

而后舀起一勺热粥,轻声说:“孩子,阿婆给你熬了热粥,喝了就别再牵挂了。”话音刚落,

粥香漫开,那道孩童虚影竟缓缓浮现,凑到碗边,像是真的在喝粥。

琉璃灯的光芒随之变得温暖,虚影渐渐化作一缕白光,轻轻碰了碰老妪的手,而后消散。

老妪睫毛颤了颤,缓缓睁开了眼睛。接下来几日,沈砚照着此法,帮村民化解执念。

他不再只依赖琉璃灯的力量,

而是去听每一个执念背后的故事——为没送成鞋的绣娘递上针线,

为没说完话的老者传一封信,将冰冷的净化,变成了温暖的告别。待村落恢复生机,

沈砚回到青灯殿时,发现琉璃灯的灯芯里,多了一丝暖橙的火焰。清玄子早已在殿中等他,

手中依旧端着热茶:“你从前总想着,道心要像琉璃一样纯净无垢,却忘了,最坚的道心,

是裹着人情的温度。”沈砚看着灯芯里的火焰,忽然明白——修行从不是追求无情的圆满,

而是带着对世间的牵挂,在守护中学会柔软。就像这盏灯,从最初的照亮自我,

到如今的温暖他人,一世道途,不过是懂得:比起冰冷的规则,人心的温度,才是最亮的光。

后来,青灯殿的琉璃灯旁,多了个砂锅。每当有弟子来问修行的道理,

沈砚便会煮上一锅热粥,笑着说:“你看这粥,要慢慢熬才香;道心也一样,要带着人情,

慢慢养才坚。”青灯殿的砂锅渐渐成了青城山的“标志”——沈砚常煮着热粥,

等下山归来的弟子,听他们讲途中的故事,也教他们以柔化刚的修行道。可这平静,

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心魔潮”打破。先是山下村落有人突然发狂,见人就打,

口中喊着“别追我”;接着,连玄真观的几位年轻弟子也陷入心魔,闭门不出,

浑身散发着焦躁的气息。沈砚提着琉璃灯下山查看,发现发狂村民的眉心,

都萦绕着一缕极淡的黑气——竟与当年浊心尘的气息相似,却更隐蔽,更会钻人心防。

“是‘忆心魔’。”清玄子找到他时,面色凝重,“它不直接伤人,

而是勾起人最不愿回忆的往事,让人心智大乱。当年你师兄殒命的事,若被它缠上,

恐怕……”沈砚握着灯柄的手紧了紧,却没像从前那样退缩。他想起老妪的半碗粥,

想起绣娘的针线,轻声道:“它勾往事,我便解往事。”第一处心魔重灾区,

是个曾因贪念偷过钱的货郎。货郎蜷缩在柴房,口中反复念着“我不该偷”,

黑气在他周身盘旋。沈砚没有用琉璃灯硬照,而是生了火,煮了锅杂粮粥,坐在柴房门口,

听货郎断断续续讲当年的事——他是为了给病重的母亲抓药,才一时糊涂。

“你后来把钱还了,也守着母亲走了最后一程,这就够了。”沈砚递过一碗热粥,

“往事不是用来困自己的,是用来提醒自己,往后别再走歪路。”货郎捧着粥,

眼泪落进碗里,周身的黑气竟渐渐淡了,最后化作一缕青烟,被琉璃灯轻轻吸了进去。

接下来几日,沈砚走遍受心魔侵扰的地方。对因怯懦错过救人的樵夫,

他陪对方去逝者墓前道歉,用青灯光暖化愧疚;对因固执与挚友决裂的书生,

他帮两人传信和解,让心魔在释然中消散。每化解一处心魔,琉璃灯里的暖橙火焰就亮一分,

而沈砚心中,当年师兄殒命的画面,也不再是刺痛的伤疤,

反而成了提醒他“要更坚定”的力量。直到最后一处心魔,缠上了玄真观最年轻的弟子。

那弟子幼时亲眼见家人被妖兽所害,如今心魔勾起往事,他竟提着剑要去山下斩尽所有妖兽。

沈砚拦在他身前,没有说教,只是讲了自己与师兄的故事——讲自己当年的懦弱,

讲后来如何守住道心,讲师兄若在,定不希望他因仇恨失了心智。“报仇不是错,

可因仇恨伤害无辜,就是走偏了。”沈砚递过一碗热粥,“你家人希望的,是你好好活着,

守住想守的人,不是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弟子握着剑的手渐渐松开,眼泪滴在粥碗里,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