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昭纳家书 > > 太子他不想谋反,只想搞钱(李承乾王德)最新小说_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太子他不想谋反,只想搞钱(李承乾王德)

太子他不想谋反,只想搞钱(李承乾王德)最新小说_免费阅读完整版小说太子他不想谋反,只想搞钱(李承乾王德)

大唐帝国的雍咸王 著

穿越重生完结

小说《太子他不想谋反,只想搞钱》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注,是“大唐帝国的雍咸王”大大的倾心之作,小说以主人公李承乾王德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精选内容:一觉醒来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他整个人都不好了。 想到原主谋反被废、武周代唐的悲惨未来,李承乾拍案而起:“这剧情必须改!” 当李世民发现儿子整天研究“马蹄铁”“水泥配方”,还偷偷开办“大唐职业技术学院”时,满朝文武都觉得太子疯了。 直到突厥可汗跪求长安户口,波斯商人抢购大唐国债…… 李承乾拉着武则天的小手笑眯眯:“则天啊,当女帝多累,来跟我一起搞九年义务教育——”

主角:李承乾,王德   更新:2025-11-02 17:26:27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王德虽然对“能颠勺的锅”这一概念感到迷茫,但执行能力一流。

不过几日,一口按照李承乾反复描述、几经修改才勉强成型的“炒锅”被送到了东宫。

锅体比常见的釜、镬要薄,锅底弧度圆润,还配了一个长长的木柄。

与此同时,李承乾指挥着几个小内侍,在东宫小厨房外的空地上,用砖石临时搭了个简易灶台,要求通风良好,火力要集中、要猛。

尚食局派来的掌膳宦官看着那口怪模怪样的锅和太子殿下画风清奇的“灶”,脸上的表情如同便秘。

当李承乾亲自挽起袖子,指挥他们用肥猪肉熬制“猪油”,并准备切得薄厚均匀的肉片、时令蔬菜,以及葱姜蒜等物时,掌膳宦官终于忍不住扑通跪下:“殿下,君子远庖厨啊!

此等烟熏火燎之地,岂是殿下万金之躯……孤这是在体察民情,研究膳食改良,利于民生!”

李承乾脸不红心不跳地打断他,顺手拿起一把小铁锹(也是他让工匠赶制的)颠了颠,“再说了,谁说君子就不能下厨?

昔日易牙……”他卡壳了,易牙好像不是什么好例子。

他立刻改口:“……总之,孤意己决,你们照做便是!”

猪油化开,热烟袅袅。

李承乾回忆着前世在出租屋自己做饭的零星经验,将葱姜蒜末往热油里一扔——“刺啦!”

一声爆响,浓郁的香气瞬间炸开,弥漫在小小的院落里。

周围所有内侍、宫人,包括原本苦着脸的掌膳,都不由自主地深吸了一口气,眼睛瞪大了。

这香气……霸道!

与以往水煮、火烤、蒸制截然不同的霸道香气!

李承乾心里也没底,但架势要足。

他将切好的羊肉片倒入锅中,用临时找来的锅铲(同样是他设计,匠人懵逼打造)快速翻炒。

肉片在热油中迅速变色、卷曲,油脂与香料的味道充分融合。

再加入切好的菘菜(大白菜)、葵菜等,继续翻炒。

最后,撒上他这几日带着宫人反复试验、初步提纯过的、颜色雪白了许多的细盐。

一盘在这个时代堪称“色香味”突破性的“葱爆羊肉”出锅了。

李承乾夹起一筷子,吹了吹,放入口中。

嗯,火候有点老,盐味还是略带一丝涩,但……是炒菜的味道!

是久违的国气!

他满意地点点头,对眼巴巴望着的王德和掌膳说:“都尝尝。”

王德小心翼翼尝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咀嚼的速度不由自主地加快。

掌膳更是如同发现了新大陆,激动得手都在抖:“殿下!

此等烹制之法,滋味……滋味醇厚猛烈,前所未见!

这、这……此法名为‘炒’。”

李承乾放下筷子,故作高深,“关键在于锅要薄,火要旺,油要热,动作要快。

尚食局可以试着钻研一下,看看能变化出多少菜品。”

他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要借此将“炒”这一烹饪技法扩散出去。

美食,是最容易被人接受和传播的文化之一,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对铁器加工和油脂利用的探索。

就在东宫飘荡着炒菜香气的同时,关于太子殿下坠马后行为“怪异”的种种传闻,也开始在长安城的某些圈子里悄然流传。

务本坊,国子监内。

几名身着儒衫的学子正在课间休息,低声交谈。

“听说了吗?

东宫那位,前几日坠马,醒来后不读圣贤书,竟迷上了奇技淫巧之物。”

“哦?

何事?”

“据说令人打造铁片钉于马蹄,称之为‘马蹄铁’,还亲自去马厩观看,弄得一身烟火气。”

“哼,储君当涵养德行,明习经义,岂能沉溺于此等匠人之事?

实在是……”有人摇头,语带不屑。

“还有更甚者,”另一人压低声音,“听闻其在东宫内垒灶架锅,亲自操持庖厨之事,弄得油烟弥漫,不成体统!”

“竟有此事?!”

众人皆惊,面露匪夷所思之色。

太子下厨?

这简首闻所未闻,有失国体!

“看来坠马一事,确伤了……”有人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未尽之语,意味深长。

类似的议论,在一些清流文官、世家大族的私下聚会中,也时有泛起。

太子李承乾,本就因喜好突厥风俗、行为不够“端重”而颇受非议,如今这番作为,更是给了那些对他不满或持观望态度之人以口实。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持批判态度。

皇宫,两仪殿。

李世民批阅完一批奏折,揉了揉眉心。

内侍常涂适时地奉上一盏茶,轻声禀报道:“大家,百骑司呈来消息,近日坊间及朝野些许官员,对太子殿下多有……微词。”

李世民端起茶盏,眼皮都未抬:“所为何事?”

“主要是……殿下研制马蹄铁,以及……在东宫尝试新式烹饪之法。”

常涂斟酌着用词。

李世民吹了吹茶汤上的浮沫,啜饮一口,淡淡道:“承乾身子可好些了?”

常涂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据太医署回报,殿下恢复甚佳,己可自如行走。”

“嗯。”

李世民放下茶盏,“马蹄铁一事,将作监和太仆寺暗中查验得如何?”

“回大家,初步验证,确如太子殿下所言,能有效护蹄,尤其利于骑兵长途奔袭与硬地作战。

太仆寺丞私下言,若推广全军,每年可省却大量换马、养蹄费用,于国力大有裨益。”

李世民目光微动,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了两下。

“至于那庖厨之事……”常涂有些迟疑。

“小儿胡闹,由他去吧。”

李世民摆了摆手,似乎并不在意,“总比整日想着扮突厥人、架鹰斗犬要强。

至少,他鼓捣出的那‘炒’菜,味道尚可。”

他昨日偶然尝了尚食局依葫芦画瓢进上的一份炒鸡子,印象颇深。

常涂垂首:“大家圣明。”

李世民望向殿外,目光似乎穿透了宫墙,落在了那座喧嚣的长安城上。

承乾这孩子,近来确实有些不同了。

少了些以往的浮躁偏激,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静与古怪想法。

马蹄铁若真成,是实实在在的军国利器。

那炒菜之法,虽看似微不足道,却也于民生饮食有益。

只要不行差踏错,不触及国本,些许“不务正业”,或许并非坏事。

他这个父亲,对嫡长子,总归是存着几分宽容与期待的。

“告诉百骑司,坊间流言,适当引导,莫要使风评议及储君德行根本。”

李世民淡淡吩咐。

“是。”

常涂躬身领命。

东宫里,李承乾对宫外的风波略有耳闻,却并不十分在意。

他正对着一小罐经过多次溶解、过滤、蒸发后,得到的相对雪白的细盐满意点头。

“不错,就是这个感觉!

虽然效率低了点,但证明了方法是可行的。”

他放下盐罐,又拿起旁边另一张纸,上面画着更为复杂的图形,标注着“高炉”、“鼓风机”、“焦炭”等字样,旁边还有一堆关于如何提升炉温、改进冶铁工艺的零碎想法。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

他推开窗,夕阳的余晖洒满庭院。

远处,长安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宁静而宏大。

市井的喧嚣隐约可闻,那里有无数平凡的生命,他们的生活,他们的需求,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根基。

“王德。”

“老奴在。”

“明日,随孤出宫一趟。

咱们……去西市看看。”

李承乾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野心的光芒。

他要去亲眼看看,这个时代真实的样子。

看看他的“知识”和“想法”,究竟能在哪里,找到最适合生根发芽的土壤。

王德心中一惊,出宫?

太子安危非同小可!

但他看着李承乾那不容置疑的眼神,最终还是把劝谏的话咽了回去。

“是,老奴这就去安排护卫,准备便服。”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