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纳家书 > > 阿伟阿伟(买了个20元的二手零件,家族群里我被群嘲)最新章节在线阅读_阿伟阿伟全章节阅读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买了个20元的二手零件,家族群里我被群嘲》,是作者梦菲墨染的小说,主角为阿伟阿伟。本书精彩片段:主要角色是梦菲墨染的精品故事小说《买了个20元的二手零件,家族群里我被群嘲》,由网络红人“梦菲墨染”创作,故事精彩纷呈,本站纯净无广告,欢迎阅读!本书共计9803字,2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12 10:22:08。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女婿有家小工厂,请我过去当“技术顾问”,月薪一千五。那天,一台关键的老设备罢了工,我翻遍全市旧货市场,自掏20元配了个二手零件,给修好了。我沉浸在解决技术难题的畅快里,早忘了20元的事,直到女婿在“幸福一家人”的群里@我。“爸,买零件那二十块,我们给您报了吧,以后钱的事还是说清楚好。”女儿跟着回了个“捂脸笑”的表情:“爸,现在生意真不好做。”“亲家,不是我说,账目清楚才能长久。”我看着屏幕,没吭声。第二天我默默退群,直接回了老家。一周后,我刷到女婿的哭诉视频:“请来个祖宗,技术差还贪钱,都快把厂子快搞黄了!”我颤抖着翻开通讯录,拨通了那个二十年未打的、备注为“徒弟阿伟”的电话。
主角:阿伟 更新:2025-11-12 11:00:07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第1章
女婿有家小工厂,请我过去当“技术顾问”,月薪一千五。
那天,一台关键的老设备罢了工,我翻遍全市旧货市场,自掏20元配了个二手零件,给修好了。
我沉浸在解决技术难题的畅快里,早忘了20元的事,直到女婿在“幸福一家人”的群里@我。
“爸,买零件那二十块,我们给您报了吧,以后钱的事还是说清楚好。”
女儿跟着回了个“捂脸笑”的表情:“爸,现在生意真不好做。”
“亲家,不是我说,账目清楚才能长久。”
我看着屏幕,没吭声。
第二天我默默退群,直接回了老家。
一周后,我刷到女婿的哭诉视频:“请来个祖宗,技术差还贪钱,都快把厂子快搞黄了!”
我颤抖着翻开通讯录,拨通了那个二十年未打的、备注为“徒弟阿伟”的电话。
......
我叫徐建国,今年六十五岁,退休前是国营机械厂的八级钳工。
女儿徐莉和女婿王志强开了个小作坊,专做精密零件代工。前阵子他们找到我,说厂里缺个技术顾问,月薪一千五,让我去帮忙。
我闲着也是闲着,就答应了。
这天上午,作坊里那台关键的老冲床突然停了。王志强急得团团转。
我走过去看了看。
"轴承座裂了,得换个配件。"
王志强一听就追问:"这么老的设备,哪还有配件?"
"我去找找。"
我骑着电动车跑遍了全市的旧货市场,终于找到了配件。老板要价五十,我磨破嘴皮砍到三十,最后自掏腰包二十块钱买了下来。
回到厂里,我挽起袖子就干。
拆卸、清洁、安装、调试,一套流程下来,老冲床很快运转起来。
"徐师傅厉害!"几个工人竖起大拇指。
我擦着满手的机油,心里那叫一个痛快。这种解决技术难题的感觉,比什么都过瘾。
忙活了一下午,早把那二十块钱的事抛到九霄云外了。
晚上收工后,我正在洗手,手机"叮咚"响了。
是"幸福一家人"微信群的消息。
王志强直接@了我:"爸,买零件那二十块,我们给您报了吧,以后钱的事还是说清楚好。"
我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女儿徐莉紧跟着发了个"捂脸笑"的表情包:"爸,现在生意真不好做。"
亲家母立刻跟评:"亲家,不是我说,账目清楚才能长久。"
我盯着屏幕,一颗心慢慢沉了下去。
二十块钱?
我赶紧在群里解释:"志强,这钱是我垫的,为了赶时间恢复生产,金额也不大,就没跟你们说。"
没想到王志强回复更快:"爸,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是流程问题。您不按采购流程办事,账就乱了。"
亲家母又冒出来:"对啊,无规矩不成方圆,今天二十,明天二百,账就乱套了。"
徐莉也发话了:"爸,这老设备三天两头出问题,修来修去不如换新的。您那套手艺,怕是有点过时了。"
我关掉手机,坐在车间里发了半天呆。
那台冲床要是真坏了,停产一天损失上万,我二十块钱买个配件救了急,换来的却是这样的质疑?
第2章
第二天一早,我照常来到厂里。
王志强正站在那台冲床前,脸色阴沉得像要滴水。
"爸,您过来一下。"
我走过去,发现他手里拿着那个我买的配件包装盒。
"这个零件,您是从哪买的?"
"旧货市场啊,怎么了?"
王志强把盒子往桌上一摔:"爸,您看看这上面的生产日期!1998年的库存货!这种老古董能用多久?"
确实是老库存,但质量没问题。
"志强,我检查过的,虽然年头久点,但..."
"但什么但!"王志强打断我,"您知不知道,万一这个零件用一半坏了,整个生产线都得停!损失谁来负责?"
亲家母不知什么时候也过来了,在一旁添油加醋:"就是啊,亲家,做生意不能图便宜,要考虑后果。"
我心头一惊:"那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办?"
"重新买!买正品全新的!"王志强理直气壮,"这种事关生产的关键配件,不能将就!"
"可是全新的要三百多块,而且得订货,至少等一周..."
"那就等!"王志强挥挥手,"反正现在机器能转,先用着您这个凑合,等新件到了就换。"
感情我忙活一下午修好的机器,在他眼里就是"凑合"?
这时徐莉也走了过来,看了看现场,摇摇头:"爸,您这思维真得更新了。"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在那儿翻旧货摊?"她语气里满是嫌弃,"人家正经企业哪个不是用全新配件?您这样搞,让客户知道了,还以为我们是小作坊呢。"
"可是..."
"可是什么?"徐莉越说越激动,"爸,我跟您说实话吧,现在的生产技术日新月异,您那套老经验确实有点跟不上了。"
"这台冲床本来就该淘汰了,天天出毛病,修修补补的,还不如直接上新设备。"
王志强立刻附和:"对!我早就想换数控冲床了,一次投入,终身受益。"
"那为什么不换?"
"还不是资金紧张!"王志强叹了口气,"一台数控冲床至少八十万,现在哪有那么多钱?"
"所以只能先凑合着用这台老古董。"徐莉也跟着叹气,"爸,您就多担待点,尽量别让它出毛病。"
亲家母在旁边煞有介事地点头:"亲家说得对,现在做生意不容易,能省则省。"
感情在她们眼里,我就是个看摊子的,专门伺候这台"老古董"的?
"那你们找我来干什么?"我忍不住问道。
徐莉愣了一下,然后笑笑:"爸,您别多想,我们是希望您发挥余热啊。"
"而且您退休了也没事干,来厂里有个事做,还能拿点工资,不是挺好的吗?"
王志强也跟着说:"对啊爸,您就当锻炼身体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三十多年的技艺,在他们嘴里就值一句"闲着也是闲着"?
我转身就走,再也不想听他们说话。
身后传来亲家母的声音:"亲家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大脾气?"
徐莉赶紧追上来:"爸,您别生气,我们也是为了厂子好..."
第3章
我回到宿舍,刚想静静,手机就响个不停。
是"徐家大家庭"群里的消息。
王志强已经在群里发了一大段话:"各位叔叔阿姨,我想跟大家说个事。爸因为买配件的事跟我们闹脾气了。"
"就是二十块钱的账目,我们问了一句,他就甩脸子不干了。"
"现在厂里正是关键时候,他这一撂挑子,我们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几句话就让群里立刻炸开了锅。
二姑首先跳出来:"建国,你这是怎么了?跟孩子置什么气?"
"志强他们创业多不容易,你当长辈的不帮忙就算了,还添乱?"
堂弟紧跟着@我:"哥,二十块钱的事,至于吗?"
"孩子们问问账目也是正常的,做生意嘛,账目清楚点没错。"
"你这样撂挑子,让志强多难做?"
三婶的语音消息一个接一个:"建国啊,听三婶一句劝,别那么倔。"
"你退休了在家也没事,帮帮孩子是应该的。"
"而且人家还给你开工资呢,多好的事啊。"
"你这一走,外人看了像什么话?"
这时,那个远房表嫂也发话了:"建国有福气啊,女儿女婿这么孝顺,还让你去享清福。"
"不像我们家那个没出息的,连个正经工作都没有。"
"不过建国,你这脾气是不是太大了点?二十块钱就闹成这样?"
大侄子更是阴阳怪气:"要我说,志强就是太老实了。"
"现在请个技术工多贵啊,非要让自己岳父来帮忙。"
"这下好了,家里人还不好管,请神容易送神难咯。"
他们这样指责我?
正想着,徐莉的电话打了过来。
"爸,您看您把事情闹成什么样了?"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现在全家人都知道了,您让我和志强多没面子啊。"
"莉莉,不是我..."
"爸,我知道您委屈。"她打断我,声音更加"委屈","可是您知道我们现在有多难吗?"
"厂子刚起步,每天房租、水电、工人工资,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晚上我经常睡不着觉,志强的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我们真的太累了,爸。您是我们唯一能依靠的人了。"
听着女儿的哭诉,我的心又软了。
毕竟是我亲女儿,从小疼到大的。
"可是你们今天说的那些话..."
"爸,志强嘴笨,说话不好听,您别往心里去。"徐莉赶紧解释,"他心里是感激您的,真的。"
"还有我妈,她也是为了这个家好,说话直了点,您多担待。"
"爸,您就回来吧,我们好好商量,以后绝对不会让您受委屈。"
看着群里还在不断滚动的消息,都是劝我"不要任性"、"要体谅孩子"的。
"爸?您还在听吗?"徐莉小心翼翼地问。
"我知道了。"我叹了口气,"明天我就回去。"
"太好了!爸,您真是我们的救星!"徐莉立刻高兴起来,"我这就去跟志强说,他肯定特别开心。"
群里的消息还在继续,大家都在夸我"想通了"、"还是明事理的"。
第4章
转眼到了周五,王志强神神秘秘地跟我说,有个重要客户要来厂里考察,让我作陪。
"爸,这个王总是我们的大客户,您帮忙撑撑场面。"他难得对我客气,"穿得正式点,别提那个配件的事了。"
我换了身干净的衣服,跟着他们去了市里的大酒店。
包间里,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在等候,看起来很有气派。
"王总,这位就是我岳父,徐建国。"王志强满脸堆笑地介绍。
王总一听我的名字,眼睛顿时亮了:"徐师傅?您就是那个传说中的八级钳工徐建国?"
我愣了一下:"您认识我?"
"认识!当然认识!"王总激动地站起来,双手紧紧握住我的手,"徐师傅,您可是我们行业的活化石啊!"
"八十年代那个'万能轴承座'的技术革新,就是您搞出来的吧?"
"还有九十年代的'微精度调校法',我到现在还在用您那套理论呢!"
我没想到这个王总对我的技术这么了解,心里涌起一阵久违的暖流。
"王总过奖了,都是些老黄历了。"
"老黄历?"王总摆摆手,"徐师傅您太谦虚了!您这些技术现在还是经典,多少年轻工程师都在学呢!"
"来来来,我敬您一杯!"王总举起酒杯,"能见到您这样的国宝级匠人,是我的荣幸!"
整个饭局,王总都在跟我聊技术,什么新工艺、新材料,他都要听听我的看法。
王志强和徐莉在一旁,脸上都是与有荣焉的表情。
"徐师傅,有您在,志强这个厂子的技术根基就稳了!"王总拍着桌子说,"这样的老师傅,必须当宝贝供着!"
饭局进行到一半,王总起身去洗手间,王志强也跟着出去了。
我正在回味王总的话,突然想起也要去洗手间。
刚走到走廊拐角,就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声。
"王总,您刚才的话让我岳父特别高兴。"是王志强的声音。
"应该的应该的,徐师傅确实是个人才。"王总说,"这样的国宝级老师傅,您可得当宝贝供着!有他在,你这厂子的技术根基就稳了!"
我正想走过去打招呼,却听到王志强带着酒意的笑声:"王总您太抬举他了,都是老黄历了!"
"等我的新技术员完全吃透新生产线,他就该回家养老了。"
"现在留着,也就是撑个门面,顺便带带新人,便宜实惠。"
"一个月一千五,比请正经技师便宜多了,而且还不敢提要求。"
我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
王总在包间里对我的那些敬重,在这里成了王志强眼中的"抬举"?
"哈哈,志强你这算盘打得精啊!"王总也笑了,"不过说真的,像徐师傅这样的老师傅,经验确实宝贵。"
"宝贵是宝贵,但是吧..."王志强压低了声音,"王总您也知道,现在都是数控化、智能化,他那套手工活虽然精,但是效率跟不上。"
"而且年纪大了,脾气也大,前两天就因为个配件的事跟我们闹脾气。"
"要不是看在家人的份上,谁受得了?"
我蹑手蹑脚地退回包间,坐在位置上发呆。
不一会儿,王志强和王总有说有笑地回来了。
"徐师傅,我们刚才还在夸您呢!"王总继续敬酒,"您这样的师傅,志强可得好好珍惜啊!"
王志强满脸堆笑:"那是当然,我们全家都尊敬我岳父。"
我机械地举起酒杯,脸上挤出笑容。
第5章
第二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去车间报到。
我把那个陪伴我三十多年的工具箱轻轻放在工作台上,又把记录了无数技术心得的笔记本摊开,压在最显眼的位置。
然后,我拿起笔,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几行字:
"技术传承需要的是敬重,不是施舍。这些工具和经验,留给真正需要的人。——徐建国"
写完这些,我轻轻看了一眼这个待了几个月的车间,转身离开。
网友评论
资讯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