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昭纳家书 > > 老道符令镇宵小(浪金子浪金子)在线免费小说_免费阅读全文老道符令镇宵小(浪金子浪金子)

老道符令镇宵小(浪金子浪金子)在线免费小说_免费阅读全文老道符令镇宵小(浪金子浪金子)

浪金子 著

其它小说连载

男生生活《老道符令镇宵小》,讲述主角浪金子浪金子的爱恨纠葛,作者“浪金子”倾心编著中,本站纯净无广告,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主角浪金子在男生生活,爽文小说《老道符令镇宵小》中演绎了一段精彩的故事,由实力作家“浪金子”创作,本站无广告干扰,欢迎阅读!本书共计6650字,1章节,更新日期为2025-11-12 12:50:09。该作品目前在本网 sjyso.com上完结。小说详情介绍:老道符令镇宵小

主角:浪金子   更新:2025-11-12 13:23:32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龙渊三公广西灵山县佛子镇往深山里走二十里,便是龙渊村。

这村子像被老天爷特意藏在青黛色的群山褶皱里,晨雾起时,山尖裹着云絮,连风都慢下来,

村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榕树更像浸在浓墨淡彩的水墨画里——气根垂落如帘,

树干粗壮得要三个后生手拉手才能抱住,树皮上的纹路深如沟壑,藏着几代人的故事。

村里没人不知道三公,也就是我外公,他总穿一身藏青色道袍,浆洗得发白发软,

领口袖口磨出了毛边,却永远平整挺括;发髻上插着根桃木簪,是太外公当年亲手削的,

木头上的包浆亮得能映出人影。

谁家孩子夜里哭个不停、老人咳得睡不着、甚至红白喜事要择日子,

都会隔着篱笆喊一声“三公,劳您跑一趟”,他从不推辞,拎着个旧布包就往人家里去,

布包里总装着三炷香、几张黄纸,还有块巴掌大的木令牌。外公的本事是祖上传的,

从太外公到他,已经是第三代。他家堂屋正中设着神龛,黑檀木的架子擦得一尘不染,

上面供着祖师爷像——据说是太外公年轻时亲手画的,像上的人穿着宽袖道袍,手持拂尘,

眉眼温和却透着股威严。神龛前的香炉里,香灰从来没断过,哪怕是灾年,

外公也会省出口粮钱买香,他说“祖师爷得有香火供着,心里才踏实”。

香炉旁边摆着的就是那块令牌,梨木做的,颜色深褐,木头纹路里渗着点暗红,

像人血凝固后的颜色,摸上去总带着点温温的潮气,哪怕是三伏天,也不会凉得冰手。

外公说这令牌是太外公传下来的,当年太外公在山里救过一个迷路的老道士,

老道士临走前给了他这块令牌,说“能镇邪,能护家,就是别用来害人”。外公赚的钱简单,

全是主家给的红包。红封纸拆了,钱就塞进床头一个铁盒里,那铁盒是外婆当年的陪嫁,

方方正正的,表面刷的黑漆已经掉了大半,露出里面的铁色,锁是黄铜的,

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钥匙系在他裤腰带上,用红绳拴着,走起来叮当作响,响了几十年。

外婆总说他“死心眼”,人家请他看风水、择吉日,给的红包有多有少,他从不多要,

也从不嫌少。有次邻村的张婶请他给刚出生的孙子看生辰八字,家里穷,

只给了两个鸡蛋当谢礼,外公照样乐呵呵地去了,还额外给孩子塞了个桃木平安符,

说“孩子命里带点小劫,这符能保他平安”。后来张婶家的孙子长到五岁,

真在河边差点落水,却被一根突然飘过来的树枝挡住了,张婶提着一篮红糖来谢外公,

外公却把红糖推了回去,说“是孩子自己命大,跟我没关系”。我小时候总爱黏着外公,

他做什么我都跟着。他在神龛前焚香,

我就蹲在旁边看香灰簌簌落下;他坐在门槛上磨桃木簪,

我就拿着小刀子在旁边削木头块;他去别人家帮忙,我就跟在他身后,像个小尾巴。

外婆总笑我“跟屁虫”,说“你外公身上的烟火气,连你都要吸”。我却不觉得,

我就喜欢闻外公身上的味道——有香灰的淡味,有桃木的清味,还有点旱烟的焦味,

混在一起,让人觉得安心。十年前那个秋夜,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是九月十六,

月亮特别圆,却被云遮着,只漏出点昏黄的光。前一天邻村的李阿婆走了,

李阿婆是个苦命人,年轻时丧夫,一个人拉扯大三个孩子,老了又得了重病,

在床上躺了半年。李家人傍晚就来请外公,李家的大儿子李建国红着眼圈,搓着手说“三公,

我娘走了,想请您办通宵的法事,陪着她到天亮出殡,让她走得安心点”。外公看着他,

点了点头,说“应该的,你先回去准备,我收拾下就来”。外公转身回屋,

从神龛上取下令牌,揣进怀里,又裹了件厚外套——秋夜里山里凉,

风刮起来能钻到骨头缝里。临走前,他跟外婆说“铁盒锁好,

我明早回来给你买镇上的糖糕”,外婆知道他爱甜食,尤其是镇上老王头做的糖糕,

外酥里软,甜而不腻,就笑着说“知道了,你路上小心,别着凉”。外公应了一声,

拎着布包就走了,脚步踩在石板路上,发出“踏踏”的声音,渐渐消失在夜色里。

那天夜里起了风,刮得窗棂“呜呜”响,像有人在外面哭。我跟外婆睡在里屋,

外婆说她醒了两回,第一回是半夜,她总觉得院子里有动静,“沙沙”的,

像是有人在翻东西。她披了件衣服起来看,走到院子里,月光刚好从云缝里漏出来,

照亮了牛栏——牛栏里的大水牛还在嚼稻草,尾巴甩来甩去,

没什么异常;她又回屋看了看床头的铁盒,黄铜锁好好的,没动过,便又放心睡了。

第二回是天快亮的时候,她被风刮醒,又去看了趟牛栏,大水牛还在,她才松了口气。

直到天蒙蒙亮,东方泛起鱼肚白,外婆起来去牛栏添草,刚走到牛栏门口,

就觉得不对劲——牛栏的木栅栏被撬了道缝,有两根木头断了,里面空荡荡的,

只剩下一堆稻草和几根牛毛。大水牛没了!外婆心里“咯噔”一下,像被人揪了一把,

她赶紧跑回屋里,翻床头的铁盒,只见黄铜锁被撬得歪歪扭扭,锁芯都露出来了,

铁盒打开着,里面的钱全没了!那些钱是外公攒了好几年的,有给人看风水的红包,

有帮人择吉日的谢礼,还有他省吃俭用攒下的,原本是打算开春给我妈盖新房用的。

我妈嫁给我爸后,一直住在镇上的老房子里,房子漏雨,一到下雨天就到处摆盆接水,

外公总说“得给闺女盖个结实的房子,让她住得安心”。外婆看着空铁盒,腿都软了,

扶着墙才站稳,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她擦了擦眼泪,踉踉跄跄走到村口,

刚好碰到去邻村报信的李家小子——李家小子是李建国的儿子,叫李明,才十六岁,

跑得满头大汗。外婆赶紧拉住他,声音发颤地说“明娃子,快,给你三公捎个话,

家里出事了,牛被偷了,钱也被偷了,让他赶紧回来”。李明一听,也急了,

说“外婆您别急,我这就去告诉三公”,说完撒腿就跑。外公是中午赶回来的,

骑着李家的自行车,车后座上还绑着他的布包。他一进院子,

就看到歪着的牛栏栅栏和打开的铁盒,脸瞬间沉了下来,像乌云罩住了天。他没骂脏话,

只是攥着拳头,指节都泛了白,手背上的青筋突突跳。外婆走过去,哽咽着说“都怪我,

没看好家”,外公拍了拍她的肩膀,声音沙哑却平静地说“不怪你,

是我没料到有人敢来偷我的东西”。他顿了顿,又说“抓只大公鸡来,要红冠子的,

越壮越好”。外婆赶紧去鸡窝抓鸡,鸡窝里有几只公鸡,其中一只红冠子特别亮,

羽毛油光水滑的,是外婆特意留着下蛋的。外婆抓着公鸡,递到外公手里,

外公已经把堂屋的神龛擦干净了,三炷香插在香炉里,青烟袅袅地绕着祖师爷像,

像一条条细蛇。他从箱子里翻出那身深蓝色的道袍——那是他只有办大事才穿的,

比平时穿的藏青色道袍更正式,上面绣着简单的云纹,是外婆年轻时一针一线缝的。

他穿得整整齐齐,又从神龛旁边拿起那块古老的令牌,一手托着令牌,一手抓着大公鸡,

站在神龛前闭上眼。我当时躲在门后看,大气都不敢喘。只见外公嘴唇动了动,

开始低声念咒,声音很轻,像山间的溪流,缓缓的,带着点沙哑;后来念得越来越急,

声音也越来越大,手里的令牌也开始往八仙桌上拍,“啪、啪、啪”,节奏越来越快,

震得桌上的烛火都跟着晃,火苗忽明忽暗,映得他的脸一半亮一半暗。公鸡好像被吓到了,

扑腾着翅膀,爪子乱蹬,却被外公抓得牢牢的,动弹不得。大概过了十来分钟,外公睁开眼,

让外婆拿了叠黄纸钱,在门口烧了。黄纸钱烧起来的时候,烟很大,带着点纸灰的味道,

飘向院子里的老槐树。外公又倒了杯米酒,洒在纸钱灰上,米酒渗进土里,

发出“滋滋”的声音。做完这些,他才把公鸡放了,公鸡扑腾着翅膀,跑到鸡窝里,

缩在角落里,再也不敢出来。外公脱了道袍,叠得整整齐齐放回箱子里,跟外婆说“别担心,

想从我这里拿钱,他拿了没命花;想偷我的牛,他有这个本事吗?下午牛就会回来,

三天内钱也会回来”。说完,他喝了碗外婆煮的粥,粥是小米粥,熬得很稠,还放了点红糖,

外婆知道他刚做完法事,身子虚。他喝完粥,

又揣着令牌往李家赶——李阿婆的出殡仪式还等着他主持,他说“人走了,仪式不能马虎,

得让她走得风光点”。那天下午,大概三点多的时候,村里的王二叔骑着摩托车从外地回来,

刚到村口就被一群人围住了。王二叔是个货车司机,常年在外跑运输,

这次是回来给老娘送药的。他摘了头盔,喘着气说“刚才在浦北三合镇的路口,

看到一辆小货车拉着头牛,不知道怎么回事,那牛突然从车上跳下来,摔在路边,

腿好像崴了,还“哞哞”叫。那货车司机也没停,直接加油门开走了,我喊了他一声,

他也没回头。那牛也怪,爬起来就往咱们村的方向跑,路过河边的时候,还差点掉进河里,

幸好抓住了岸边的草,才爬上来”。村里人一听就炸了,纷纷说“这不就是三公家的水牛吗?

昨晚刚被偷的!三公家的水牛左耳朵上有个疤,是去年跟别的牛打架弄的”。正说着,

外公从李家回来了,他刚主持完李阿婆的出殡仪式,脸色还有点疲惫,路过村口,

听大家七嘴八舌地说,只是淡淡笑了笑,说“急什么,它偷不走的,会回来的”。说完,

他就往家走,脚步很稳,一点也不着急。果然,傍晚的时候,有人在村口喊“三公,

你家水牛回来了!”外公和外婆赶紧跑出去看,只见那头大水牛晃悠晃悠地从村口走过来,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