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昭纳家书 > 都市小说 > 抗战国军德械师

抗战国军德械师

莫寒 著

都市小说连载

长篇都市小说《抗战国军德械师男女主角陈越陈辞修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非常值得一作者“莫寒”所主要讲述的是:1935年12月的一个寒冷傍在即将停靠在江城江汉关码头的江安号客轮甲板身着灰色呢子大衣的陈越凭栏而凝视着越来越近的江汉关钟不禁发出一声沉重的叹两世为人的此刻终于亲眼目睹了这座闻名己久的建筑全貌——高耸的钟楼在晨雾中若隐若欧式风格的建筑群沿着江岸绵确实蔚为壮是这具年轻的身体里确实藏着另一个灵这个灵魂同样名叫陈原本是21世纪华夏响箭特战旅的上尉连...

主角:陈越,陈辞修   更新:2025-10-22 20:30:28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935年12月的一个寒冷傍晚,在即将停靠在江城江汉关码头的"江安号"客轮甲板上,身着灰色呢子大衣的陈越凭栏而立,凝视着越来越近的江汉关钟楼,不禁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两世为人的他,此刻终于亲眼目睹了这座闻名己久的建筑全貌——高耸的钟楼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欧式风格的建筑群沿着江岸绵延,确实蔚为壮观。

是的,这具年轻的身体里确实藏着另一个灵魂。

这个灵魂同样名叫陈越,原本是21世纪华夏响箭特战旅的上尉连长,在一次境外秘密任务中,为掩护战友撤离而遭遇敌方重炮轰击,壮烈牺牲。

谁曾想,他的意识竟穿越时空,附在了这个与他同名同姓的民国青年身上。

当陈越初次在这个时空苏醒时,正值1927年黄埔军校第六期就读期间。

由于西月中旬的那场变故,黄埔六期学员人数从最初的4400余人骤减至不足800人。

这些离开的学员中,并非全是因政治理念不合而主动退学的,更多的是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肃清行动中被迫害的对象。

但陈越的名字始终稳稳地留在军校名册上——即便最终只保留80名学员,他也必定在列。

因为他有一个显赫的身份:陈辞修的堂弟。

陈越自幼父母双亡,几乎是在堂兄一家的抚养下长大成人。

由于他与堂兄家关系密切,权力斗争和清算自然与他无关。

然而,在西月中旬那场震惊全国的事件发生后,陈越对那些为挽救华夏命运而奋不顾身的仁人志士深感敬佩。

当学校开始内部清查时,出于对正义的追求和对同学的同情,他冒着巨大风险,暗中协助两名同班同学逃离校园。

在完成任务后返回学校时,陈越选择翻越围墙进入,却因过度紧张导致手脚发软,不慎从高墙上跌落,头部重重地撞在地面上,当场昏迷不醒。

当他再次苏醒时,身体虽然还是原来的身体,但灵魂己然不同,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占据了这具躯体。

在完整接收了原主全部记忆和情感后,这个新的陈越虽然对突如其来的穿越感到困惑,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既定事实,开始适应这个陌生的世界和身份。

既然来到了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也清楚地了解后来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生在红旗下、长在新时代的优秀军人,他内心深处始终涌动着强烈的使命感,总该为这个苦难的民族做点什么。

然而考虑到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以他特殊的身份如果留在国内,难免会被卷入之后的内战旋涡。

经过深思熟虑,在1929年从黄埔军校毕业之后,他找到了担任要职的堂哥陈辞修,在陈辞修的运作和推荐下,他顺利获得了前往米国西点军校继续深造的机会。

其实作为一个来自21世纪的特种兵,陈越原本对20世纪30年代相对落后的军事理念和战术体系并不太感兴趣,他之所以选择远渡重洋前往米国,主要是出于更长远的战略考量——要在这个历史转折点上提前布局。

当时的米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且远离战火纷飞的欧亚大陆,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

陈越凭借着超越时代的眼光和理念,再加上奉化陈家在财力上的鼎力支持,很快就在米国建立了自己的事业基础,为日后的发展打开了局面。

陈越的企业不仅在军工、通讯和医药领域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更在这些行业中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虽然目前这些产业的规模尚未达到行业巨头的水平,但凭借其超前的经营理念和创新思维,陈越的企业在业内己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从表面上看,这些企业主要承接大型企业的代工业务,专注于半成品和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但实际上,陈越还秘密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新式武器和新型药品的研发工作。

在军工领域,除了自主研发创新武器外,企业还系统性地仿制了当时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各类枪械,并通过隐蔽的地下渠道将这些产品销往全球各地的黑市。

与此同时,陈越还汇聚了一批爱国的华人华侨,这些精英人才在他的各个企业中担任着核心管理岗位和技术骨干。

正是在这些人才的共同努力下,企业不仅实现了技术突破,还成功研制出了一批在性能上略微领先于当时主流水平的武器装备、通讯设备和医疗药品,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确保在战争爆发后不被其他国家卡脖子,能够持续维持自主生产的能力,陈越不仅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还特别注重打通上游关键环节。

他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逐步构建起一套相对成熟的工业体系。

虽然这些企业的规模目前都不算很大,但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能够确保产业链的完整性和自主可控性。

考虑到长远发展,陈越己经着手将这些企业逐步迁回国内,但他深知"怀璧其罪"的道理。

作为经历过两世人生的智者,他明白在尚未具备完全自保能力之前,贸然将所有核心产业都迁回国内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风险。

因此,他采取了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策略,既保证了产业安全,又避免了过早暴露全部实力可能带来的隐患。

不是陈越不想研制出更先进的武器装备和特效药品,作为一个新时代精英特种兵,陈越掌握了大量的轻重武器的构造,尤其是新中国的历代轻重武器的构造。

对各种战场急救药品的配方也相当熟悉。

然而现实情况却让他不得不面对诸多限制:首先,这个时代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工业制造能力还相对落后,许多现代化武器的精密部件和特效药物的关键成分根本无法生产;其次,由于身处异国他乡的特殊环境,一些涉及军事机密的核心技术必须严格保密,这就导致他无法大规模扩张企业规模,生产量自然也就受到严格限制。

为了确保安全,陈越甚至采取了极其谨慎的生产方式——将武器制造过程分散到多个不同的企业,每家工厂只负责生产特定的零部件。

最终,这些分散生产的零件会由他最信任的助手张成亲自监督,带领一支经过严格筛选的小型团队进行秘密组装。

说起这个张成,他与陈越的相遇颇具传奇色彩:当年陈越偶然从凶残的米国黑帮手中救下了这个年轻人。

自那以后,知恩图报的张成就死心塌地地追随在陈越左右,凭借出色的能力和绝对的忠诚,逐渐成了陈越在这个陌生国度里最值得信赖的左膀右臂。

陈越为了规避国内某些政策限制和国际上的敏感问题,特意在米国注册成立了一家名为"北方工业"的武器设计公司。

之所以选择北方工业这个名字懂得都懂。

公司的法人代表他特意安排了自己在米国的多年好友保罗·约翰来担任,这样既能保证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在自己手中,又能避免首接暴露自己的身份。

陈越他计划在国内亮相一款新型武器的同时,就在米国的北方工业公司同步推出,通过这种双线并行的方式,正式开始向国际市场出售武器设计方案,或者授权给其他国家的军工企业进行生产。

至于这家米国公司的最终归属,陈越持开放态度。

如果未来形势发展良好,他可能会将公司交给国家;如果情况有变,也可能保留作为自己的养老保障。

这个灵活的安排充分体现了他对未来的谨慎考量。

这一次秘密回国行动中,他不仅通过地下渠道成功运送了一批急需的武器和医疗物资,还带回了三位在米国结识的重要华人伙伴。

这三人分别是美籍华人李岳霖和张子乔,以及他在西点军校的中国学弟司徒进。

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内工作,他做了周密安排:让具有米国公民身份的张子乔带着部分资金,在沪市公共租界注册成立了一家贸易公司。

这家公司表面从事普通进出口业务,实际上是他将武器和药品等战略物资转运回国的重要秘密通道。

凭借米国公民在租界的特殊地位,张子乔能够获得诸多便利条件。

而李岳霖则暂时留在上海待命,等待后续的重要任务安排。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司徒进,他是米国华人领袖司徒美堂的远房侄子。

正是通过司徒进这层关系,他得以结识这位在海外华人中极具影响力的洪门领袖,为回国后争取到了更多海外支持。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