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克苏鲁末日求生大神“石头08”将麻雀犀牛作为书中的主人全文主要讲述了:这是一本绝对不能读完的日扉页的血字警告我当你读到它的存“它”就会随之降但我们是末日废土的拾荒求知欲是刻在骨子里的诅现这座被遗弃避难所的万吨巨门已在我们身后轰然关彻底断绝生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一个刚刚因我们的阅读而从虚无中诞生的“东西”,地“打量”着我们……01“犀牛”的动力靴每一步都像战鼓般敲击在避难所的钢制地板发出沉重而空洞的“咚、咚”在这死寂的金属坟...
主角:麻雀,犀牛 更新:2025-10-23 01:03:16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这是一本绝对不能读完的日记。扉页的血字警告我们,当你读到它的存在,
“它”就会随之降临。但我们是末日废土的拾荒者,求知欲是刻在骨子里的诅咒。现在,
这座被遗弃避难所的万吨巨门已在我们身后轰然关闭,彻底断绝生路。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
一个刚刚因我们的阅读而从虚无中诞生的“东西”,
地“打量”着我们……01“犀牛”的动力靴每一步都像战鼓般敲击在避难所的钢制地板上,
发出沉重而空洞的“咚、咚”声。在这死寂的金属坟墓里,这声音非但没带来安全感,
反而像在为某种未知的仪式打着节拍。他身后,“麻雀”的战术手电射出的那道窄窄的光柱,
是他们唯一的太阳。光柱如手术刀般精准地切割着浓稠的黑暗,
惊起一片片沉睡了不知多少年的尘埃,它们在光中狂乱翻滚,如同迷失的灵魂。
队伍的最后方,“乌鸦”端着脉冲步枪,枪口上的战术灯随着他警惕的目光来回扫荡,
仿佛要将每一个可能藏匿着死亡的阴影都烧穿。他们是“拾荒者7队”,是“大寂静”后,
在这片被彻底扭曲的废土上苟延残喘的清道夫。那场灾难并非教科书里的核冬天或全球瘟疫,
是某种更无法理解的恐怖——天空被一层永不消散的、仿佛宇宙瘀伤般的灰紫色涡旋所笼罩,
物理定律在这片土地上变得像个醉汉,时常失准,而人类的理智,
则成了最先被消耗殆尽的资源。这座深埋于地下的“摇篮”避难所,
是他们近三个月来最重大的发现。入口那扇重达数十吨的防爆门,本应永远封闭,
此刻却诡异地敞开着,像一个沉默的巨口,邀请着他们进入。而内部的景象,
则让他们这些见惯了死亡与腐朽的拾荒者感到了久违的寒意。这里……太干净了。没有血迹,
没有弹孔,没有挣扎的痕迹,甚至连生活垃圾都很少。一百二十名居民,
连同他们存在过的痕迹,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从这个世界上工整地抹去,
只留下一个空旷、整洁得令人发毛的舞台。“能量读数稳定,
空气循环系统……居然还在低功率运转。”麻雀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
带着一丝学者发现古代遗迹般的兴奋,“这地方至少被废弃了五年,简直是个奇迹。
”“一个过于安静的奇迹。”乌鸦的声音冷得像刚从冰柜里取出的手术刀,
“我讨厌这种感觉。像走进了一口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棺材。”“闭嘴,乌鸦。
别散播你的负能量。”犀牛低声喝道,但内心深处,他同意乌鸦的判断。他停下脚步,
他们正身处一个宽敞的社区活动室。空气中弥漫着尘埃和密闭空间特有的陈腐气味,
但一张摆在房间中央的金属长桌却格外显眼。桌子上,
端端正正地放着一本厚实的、有着深棕色皮质封面的日记本。
在周围一切都蒙着一层均匀的灰色尘埃的环境里,唯独它,一尘不染,
仿佛刚刚才有人将它放在那里。02“别碰它!”乌鸦的反应快如闪电,
脉冲步枪的枪口瞬间对准了那本日记,“在废土上,任何不合常理的东西都等于‘陷阱’,
这是生存守则第一条。”但麻雀的目光已经被那本日记牢牢吸住,仿佛那是知识的化身,
是解开“大寂静”之谜的钥匙。她缓缓走上前,乌鸦的警告被她自动过滤掉了。“放轻松,
乌鸦。知识不会咬人,无知才会。”她从战术背心口袋里取出一双薄薄的乳胶手套,
小心翼翼地戴上,动作虔诚得像是在处理一件稀世珍宝。她轻轻翻开了日记本的封面。
扉页是空白的,但第二页,泛黄的纸张上,出现了隽秀而有力的钢笔字迹,
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冷静与自信。
麻雀轻声地、带着一丝敬畏地读了出来:“第一天。我们成功了。
在‘大寂静’那片诡异的紫色彻底吞噬天空前,‘摇篮’的闸门在我们身后关闭。
一百二十名幸存者,我们是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空气过滤系统完美运行,
水培农场绿意盎然。恐惧被隔绝在外,希望在这里重生。我是这里的负责人,陈兰,
我将记录下我们重建家园的一切。”犀牛皱了皱眉,这开篇正常得有些虚假,
像一部灾难片里标准的开场白。“继续。”他说。麻雀翻到下一页,
她的手指在纸页上轻柔地滑动,感受着那文字中曾经蕴含的希望。“第七天。一切顺利。
我们建立了社区规则,孩子们甚至在活动室里画画,画着记忆中的蓝天和太阳。
但有件事很奇怪。昨晚,安保组的张杰在巡逻时报告,他总感觉黑暗的走廊里,
有人在盯着他。我们检查了所有监控,没有任何异常。我让他多休息,
也许只是幽闭恐惧症的早期症状。在铁罐头里生活,精神压力是最大的敌人。
”乌鸦从喉咙里发出一声不屑的冷哼:“看,我就说吧。住在地下,
迟早会把自己的影子当成鬼。”麻雀没理他,继续向后翻阅。她能感觉到,
日记作者的心境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字迹依然工整,但下笔的力度明显加重了。
“第十五天。不止张杰了。超过十个人报告了同样的‘被窥视感’。他们用词都惊人地一致,
说那东西没有形状,没有声音,甚至没有具体的位置,你只是‘知道’它在那里,在观察,
在审视。恐慌像无形的孢子,在避难所密闭的空气里悄悄传播。我们开了一个全体会议,
试图用科学和理性安抚大家,但当我站在台上,面对着一百多双信任我的眼睛时,
我也感觉到了……那道目光。它来自四面八方,又好像直直地从我的头盖骨里穿透出来。
”03读到这里,麻雀的声音变得有些干涩。她下意识地抬起头,环顾着空旷的活动室,
手电的光柱在黑暗的角落里徒劳地扫来扫去,仿佛想要照出那个看不见的观察者。
那些角落里的阴影,似乎比刚才更加浓郁了。“够了,麻雀。”犀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强行打断了她的阅读,“这本日记给人的感觉很不好。我们是来找物资的,
不是来读鬼故事的。”“可是,犀牛,”麻雀的眼神里闪烁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光芒,
她转过身,激动地看着自己的队长,“你不明白吗?‘大寂静’的真相!我们一直在寻找的,
关于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答案!也许……也许答案就在这本日记里!
”就在他们争执的瞬间,乌鸦突然举起了手,做了一个所有拾荒者都明白的噤声手势。
“嘘……你们听。”犀牛和麻雀瞬间屏住了呼吸,连心脏的跳动都仿佛被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整个避难所,一片死寂。“听什么?什么都没有。”犀牛压低声音说,
他只听得到自己血管里血液流动的声音。“不。”乌鸦的脸色在手电的底光照射下,
显得格外苍白,像一张浸过水的纸,“就是‘什么都没有’。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
我能清晰地听到空气循环系统那种持续不断的、微弱的‘嗡嗡’声。但是现在,它停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话,最后一丝微风也消失了。整个“摇篮”,
彻底陷入了比坟墓更纯粹、更令人窒息的寂静。麻雀的手指还停在日记的下一页上,
那里的字迹已经开始变得潦草,仿佛书写者的内心正经历着一场剧烈的风暴。“第二十一天。
我们错了。它不是从外面进来的。它一直……就在我们中间。
”“哗啦——”一声刺耳的轻响,从房间的角落里传来。
三人猛地将枪口和手电光束聚焦过去。那是一堆孩子们玩过的彩色积木,就在刚才,
它们毫无征兆地垮塌了下来,散落一地。在三道光柱的交汇处,那些积木,
并非杂乱无章地散开,而是巧妙地、带着某种恶意地,拼凑出了一个他们无法理解,
却又莫名感到一阵心悸的诡异符号——一个扭曲的、不断向内盘旋的螺旋。
麻雀的呼吸猛地一滞,她僵硬地低下头,看向自己刚刚翻开的日记页面。在页面的右下角,
有人用鲜红的墨水,画下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扭曲的螺旋符号。
04“巧合……一定是通风系统停止工作,气压的微小变化导致的。
”麻雀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剧烈颤抖,
她徒劳地试图用已经失效的科学逻辑来驱散心中疯长的寒意。
乌鸦却一步步地、谨慎地退到了活动室的门口,他的脉冲步枪始终没有离开那个积木符号,
仿佛那不是一堆塑料,而是一头蛰伏在阴影中、蓄势待发的猛兽。“我不管它是什么,
这地方的‘熵’不对劲。”他用上了拾荒者们的黑话,
“熵”代表了一个地方的诡异和不可预测程度。一个熵值过高的地方,
意味着现实的结构正在悄悄瓦解。“犀牛,我们必须马上撤离。
”犀牛的目光在日记本和那个积木符号之间来回移动。作为队长,
他的理智和经验都在尖叫着告诉他,乌鸦是对的。但麻雀眼中那种对未知的渴望,
那种即使面对死亡也要揭开真相的执着,也深深地触动了他。他们在这片废土上挣扎求生,
不仅仅是为了几罐过期的罐头和几块还能用的电池,
更是为了一个答案——世界为何崩坏至此。“再看一段。
”犀牛做出了一个可能让他们万劫不复的决定,他的声音不容置喙,“麻雀,读下去。乌鸦,
守住门口。给我们十五分钟。十五分钟后,不管发现什么,我们都走。
”乌鸦低声咒骂了一句“疯子”,但还是服从了命令,像一尊雕像般守在了门口。
麻雀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周围稀薄的勇气全部吸入肺中。她的手指因为紧张而有些僵硬,
翻开了新的一页。日记作者的字迹已经彻底失去了原有的冷静和优雅,变得狂躁而尖锐,
仿佛要用笔尖刺穿纸背,将内心的恐惧宣泄出来。“第三十四天。我们开始玩一个游戏,
一个能让我们活下去的游戏。我们偶然发现,只要你的思维不去‘想’它,
‘它’的存在感就会显著减弱。它似乎……依赖我们的关注而存在。
所以我们用尽一切办法占据自己的思维。我们把音响开到最大,二十四小时播放重金属音乐,
用噪音对抗寂静。我们轮流给彼此讲笑话,哪怕一点也不好笑,也要逼着自己笑出声来。
我们强迫自己不去思考任何关于‘窥视’、‘阴影’或‘存在’的词语。我们必须让大脑,
变成一片喧嚣的、没有任何意义的白噪音。”麻雀读到这里,抬头看了一眼活动室的角落。
那里确实有一个老旧的音响系统,几张CD散落在地上,
封面是各种嘶吼的、画着骷髅的乐队。看起来,他们确实疯狂地尝试过。她继续读下去。
“第四十二天。音乐没用了。笑话也没用了。它在学习。它在适应。现在,
它开始在我们思维的缝隙里,在我们换气的瞬间,窃窃私语。张杰彻底疯了。
他今天早上用头一下下地撞击合金墙壁,发出恐怖的闷响,
说要‘把脑子里的窃听器撞出来’。他说‘它’告诉他,我们当中有一个人是‘门’,
是‘它’降临到我们现实中的通道。我们不得不将他镇静后隔离起来。从那天起,
每个人看彼此的眼神都变了,充满了无法言说的怀疑和恐惧。
”05“‘门’……隔离室……”犀牛立刻反应过来,
他迅速在自己的战术平板上调出之前扫描的避难所地图,“在医疗区,D-3区,
离这里不远。”“等一下,”麻雀叫住了他,她的目光死死地钉在日记的下一段,
仿佛那段文字有某种魔力,“这里还有……更重要的。”“第五十天。
我们找到了对抗它的方法,一种古老的、被现代文明抛弃的方法。既然它源于认知,
那我们就用更强大的‘认知’去污染它。我们发现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它的存在,
依赖于我们对它的‘定义’。我们越是描述它,思考它,它就越清晰,越强大。反之,
如果我们能用一个强大而混乱的‘概念’去覆盖它,去污染它,或许就能削弱它。
我们开始举行仪式。”“仪式?”乌鸦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充满了极致的警惕,
“什么样的仪式?”麻雀继续读下去,她的声音不自觉地压低了,
仿佛怕被这空旷避难所里的某个东西听到。“我们砸碎了所有的镜子,
因为我们怀疑它会通过‘自我认知’的映像来锚定自身。我们开始倒着走路,
因为我们相信这能扰乱它的‘方向感’。我们在墙上画满了无意义的螺旋,
试图用混乱的符号逻辑来干扰它的‘思维’。这些行为在任何一个精神病医生看来,
都是典型的疯狂症状,但它有用!真的有用!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