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昭纳家书 > 其它小说 > 尘编·逆印

尘编·逆印

启明之路 著

其它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启明之路”的其《尘编·逆印》作品已完主人公:启明启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故事主线围绕启明之路展开的其他,无限流小说《尘编·逆印由知名作家“启明之路”执情节跌宕起本站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44751章更新日期为2025-11-13 02:21:21。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尘编·逆印

主角:启明   更新:2025-11-13 04:29:25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尘编·逆印第一卷 残史者第一章 23:59 的自杀者上海,杨浦,

旧民和路 227 号。晚秋的潮气从苏州河爬上来,漫进"篆痕旧书"的门槛。

林篆把最后一箱折价书搬上阁楼,抬头看钟——23:29。再过半小时,他满三十二岁,

也是这家小店撑到第五个年头。灯管滋啦作响,像提醒他该换新的,

也像提醒他今天还没对账。他踢开地上的塑封袋,里面躺着一片黑漆漆的竹简,宽两指,

长不足一掌,断面参差,像被谁徒手掰断。傍晚时分,

一个戴防霾面罩的快递小哥把它塞进他手里,只说了一句"到点你就懂了",

便跨上电动车消失在外卖大军的夜色里。竹简触手冰凉,上面刻满鸟虫形符号,

被他一眼读通——林篆于 2025 年 10 月 31 日 23:59 杀死自己,

世界线 β-417 终结。最后一个"结"字裂在竹纹里,像一道未缝合的伤口。

林篆嗤笑,把简片随手扔进收银台抽屉。这年头,总有人把恶作剧做成古墓派。

可他刚合上抽屉,灯管"啪"地爆了,

玻璃碎屑在空中停了一瞬——真的停了一瞬——才簌簌落下。那一瞬里,他听见另一个呼吸,

紧贴自己耳后。"别信简上的话。"呼吸说,"但别忘了它。"灯管重新亮起,

仿佛什么都没发生。林篆愣在原地,掌心却多出一道新鲜血痕,像被竹简断口划破,

可抽屉关得严严实实。23:47。他抬头看钟,发现秒针在倒走。倒走的秒针拖出重影,

重影里走出一个人——穿同款卫衣、同款工装裤,头发比他更乱,眼圈比他更深,

右手指节因长期翻书磨出厚茧——那是他自己,只是下巴多了一条尚未结痂的刀口。

"另一个林篆"抬手跟他打了个招呼,声音沙哑得像被时间煮过:"长话短说,

我来自三十分钟后。那时你已经死了,我杀的。"林篆后退一步,脚跟抵住书架,

书脊上的《量子力学史话》哗啦啦掉了一地。"你他妈谁?""我就是你,

β-417 的副产品。"对方举起左手,掌心握着同样的竹简,只是完整无缺,

"我把它带回现在,只想改一句——'林篆'后面那两个字换成'母亲'。

可惜规则不允许我直接动手,只能由你亲手删。"话音未落,他忽然欺身,

把竹简断片塞进林篆口袋,顺势握住林篆右手,

将一柄冰锥般的裁纸刀压进他掌心:"别挣扎,你力气没我大,因为我比你多活了三十分钟。

"刀尖对准林篆左胸第三肋间,那里曾是他出生时护士误贴疫苗标签的地方,

也是母亲每次替他量衣的基准点。裁纸刀冷得发烫,像把心跳冻成铁块。"杀了我,

你就能替我妈去死。"另一个自己低声劝诱,"世界线会刷新,你不会再记得她,

她也不会再因你而受苦。β-417 终结,所有人都安全。""去你妈的。"林篆咬牙,

抬膝猛顶。两人同时失衡,撞翻书架。一册 1999 年版的《上海交通志》滑落,

书脊砸在地面,溅起一蓬灰尘。灰尘里,

他看见母亲的剪影——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红白镇小学废墟,

她用身体撑住塌梁,把他护在怀里,后脑却渗出浓稠的暗红。那天之后,

她成了他记忆里唯一不会褪色的底片。"她本来可以活!"另一个自己嘶吼,

"只要你答应删除,她就能在另一条线里好好过完余生!""可那还是我妈吗?

"林篆用额头撞向对方鼻梁。血花炸开,像一簇逆向的烟火。两人滚到收银台旁,

电子钟显示 23:59:00——秒针恢复顺行,时间像被重新上弦。抽屉突然自己滑开,

残简浮起,裂缝处发出暗金色光晕,像有人用烙铁补上缺字。光晕里,

慢慢凸现——林篆于 2025 年 10 月 31 日 23:59 杀死自己——

后面的字迹空白,等他填上结局。另一个自己趁机翻身,把裁纸刀压得更深:"填吧,

填完就结束。"刀尖刺破棉布,血珠渗出。林篆却忽然笑了,

笑得比哭还难看:"规则说不允许你直接动手,对吧?那也得我自愿才行。"他猛地松手,

刀柄脱掌,整个人撞向橱窗。"哗啦"一声,玻璃碎成满天星。夜风灌进来,

带着苏州河淤泥的腥甜。林篆跌出书店,滚在人行道上,额头被铁栏杆划开,

血顺着眉骨滴进眼睛,世界顿时浸在红色滤镜里。23:59:50。另一个自己追到窗边,

却像被无形屏障阻住,无法跨出店门。他狰狞地拍打玻璃残渣,

喉咙里发出非人嘶叫:"你逃不掉的!β-417 需要终结!"林篆爬起,踉跄奔向马路。

最后一秒,他回头——书店里灯影摇晃,另一个自己正被黑暗一点点吞噬,

像被橡皮从底片上抹掉。那黑暗里伸出无数细线,连接向城市夜空,连接向更远的星辰,

仿佛整座城市、整个地球、整个宇宙,都依赖这场自杀来锚定坐标。00:00。

电子钟归零,世界安静得能听见血液在耳膜里鼓荡。林篆低头,发现残简已裂成两半,

一半留在口袋,一半却烙在他掌心,形成一道乌黑的竹纹,像封印,也像通行证。他抬头,

街道依旧,路灯昏黄,外卖骑手从身边掠过,带起一阵风。没有人记得刚才的碎玻璃,

没有人记得另一个他。只有林篆记得。他抬手看表——指针正常,

日期却显示 2008-05-13。两分钟前,他还在 2025 的秋夜;两分钟后,

他站在母亲遇难次日清晨的成都双流机场外,身边滚动着汶川余震的广播。

世界线 β-417 第一次残痕,刻在了他身上。林篆握紧掌心那半片竹纹,

听见心底有声音轻声说:"欢迎成为残史者——下一页,轮到你改写。

"第二章 残痕00:10,双流机场外。

广播里女声机械地重复着:"M 7.9 级余震,震中北川,

请旅客注意安全..."林篆站在出租车通道的尽头,头顶是 2008 年灰白的碘钨灯,

灯影下他的影子被拉得极长——像一条多余的时空支线,尚未被剪掉。掌心的竹纹在发烫,

乌青的线条沿着血管向上爬,一寸寸蔓延到腕骨。每爬一点,

眼前的景象就闪一回:——2025 年的书店,

玻璃橱窗碎成齑粉;——另一个自己持刀扑来;——母亲跪在废墟里,后背顶着塌梁,

血顺着发梢滴到他脸上。三重画面重叠,像有人拿三台投影仪同时对准他的视网膜,

再各自倒带、快进、定格。林篆弯腰干呕,却只吐出一口带着铁锈味的冷气。"先生,

你没事吧?"穿橙色马甲的志愿者递来一瓶矿泉水,瓶身印着"抗震救灾"四个黑体。

林篆抬头,看见女孩口罩上方一双弯弯的眼睛——他认得这双眼睛,2025 年的夜里,

她曾是给他送外卖的"骑士",也是把竹简交到他手里的"面罩快递"。

只不过那时她眼角多了一道疤,而此时,那道疤尚未发生。林篆接过水,瓶壁冰凉,

却压不住掌心的灼痛。他嘶哑开口:"今天...几号?""5 月 13 号啊。

"女孩皱眉,"你脸色很差,要不要去医疗点?""不用。"林篆摇头,

目光落在她胸口的志愿者证——姓名栏写着:顾岁。他心脏猛地一坠。

β-417 的剧本里,"顾岁"是 2037 年人类灭绝前最后一名量子考古学家,

也是他日后"拆简人"小队里最稳定的锚点。可现在,她只是个大学生,还没长出那道疤,

也还没学会用冷笑话掩盖绝望。林篆下意识攥住她手腕:"别去北川。"顾岁愣住,

睫毛在碘钨灯下投出细碎的阴影:"为什么?""因为..."林篆张了张嘴,

却听见自己声音被另一种更高频的噪音覆盖——像老电视失去信号的雪花声。与此同时,

掌心的竹纹忽然凸起,裂成一张极薄的嘴,

用只有他能听见的频率低语:"规则一:不得直接干预关键节点人物死亡。

规则二:不得泄露世界线编号。违规即被'逆印'抹除。"噪音消失,林篆舌尖尝到铁锈,

那是规则烙在他声带上的封印。他只能改口:"...因为余震不断,你去了也帮不上忙。

"顾岁笑了,眼睛弯成月牙:"总得有人去啊。"她指了指通道尽头,"大巴满员就走,

你如果真的担心,不如一起去?"林篆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一排蓝色大巴停在雨里,

车门上方电子屏滚动着:"北川救援专线 剩余座位:1"那数字像被血写上,红得刺目。

林篆忽然意识到,β-417 的"第一因"并非母亲的死,

而是顾岁在北川二次塌方里被埋,导致她未来无法参与"尘编"解析,

人类因此错过最后一次跳档机会。母亲、自己、整个世界,不过是连锁反应下游的牺牲品。

而此刻,最后一张车票摆在他面前——上车,等于把历史推向原轨道;不上,

规则会立即把他抹成空白。林篆深吸一口气,抬脚迈向车门。就在鞋底即将踏上台阶的刹那,

他猛地转身,把顾岁推向雨幕:"去医疗点帮忙!那里更安全!"顾岁踉跄两步,惊愕回头。

林篆却已跨上车门,对司机吼:"关门!走!"车门"嗤"地合拢,隔绝了雨声,

也隔绝了顾岁喊他名字的声音。车厢里灯管昏黄,乘客们裹着雨衣沉默无声,

像一排被提前写好的背景板。林篆走到最后一排,刚坐下,掌心的竹纹再次裂开,

这次竟渗出淡金色粉末,在空气中凝成一行小字:干预值 +0.7%,违规风险:黄。

字迹一闪即灭,像系统提示。林篆苦笑——原来"规则"也留漏洞:只要干预值不突破阈值,

就能打擦边球。他抬头看车窗,雨幕里顾岁的身影越来越小,最终变成一粒橘色光点,

像被擦掉的像素。大巴驶出机场,驶入成绵高速,驶入 2008 年漆黑的夜。

林篆靠在座椅上,第一次认真打量车里同行者:前排穿迷彩的士兵,

右耳缺了半块——2035 年,

他会在上海外白渡桥引爆最后一枚集束炸弹;中间戴耳机听歌的少年,

耳机里放的是《北京欢迎你》,2012 年,他会在钓鱼岛附近坠机;过道对面,

抱婴儿的妇女,婴儿帽檐下露出淡淡胎记——那是 2023 年基因编辑丑闻的主角,

被称为"零号新人类"。他们全是 β-417 的关键节点,像被无形丝线串起的念珠,

而丝线尽头,拴着林篆自己的脖子。竹纹的灼痛渐渐转为冰凉,他意识到,

自己正被"逆印"反向标记——每靠近一个节点,竹纹便多一道裂痕,

裂痕里渗出更古早的时间:——1976 年,唐山,他看见自己站在废墟上,

怀里抱着母亲的童年;——1937 年,南京,

他变成拉贝日记里缺失的一页;——甚至更远的 1908 年,通古斯,

他脚下是尚未被命名的陨石坑。时间像被折成莫比乌斯环,他每向前走一步,

就同时向后退一步。最终,大巴在绵阳收费站停下,车门打开,

外面是 5 月 14 日清晨 4 点 20 分,天空泛着死鱼肚白。林篆下车,

脚踩在湿漉漉的柏油上,掌心竹纹已爬满整条左臂,像一条黑色藤蔓。藤蔓末端,

裂开一张极小的嘴,对他轻声说:"欢迎抵达第一节点:北川。

任务: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让顾岁'合理'存活。

失败惩罚:世界线 β-417 固化,你将成为最后一页插图——永远存在,

永远不再发生。"林篆抬头,望向远处雾气里若隐若现的山影。那里,

山体滑坡的轰鸣尚未响起,母亲尚在上海的弄堂里给他煮面,

顾岁还在机场医疗点给陌生人包扎——一切悲剧尚未发生,一切希望尚未开始。

他吐出一口带着铁锈的唾沫,轻声答:"那就让我做插图上的墨点——至少,

我要把作者的手弄脏。"第三章 北川节点5 月 14 日,04:50。雾比夜色更浓,

像未完成的铅笔画,被橡皮擦得灰蒙蒙。林篆跟着救援队深一脚浅一脚地往任家坪走,

鞋底沾满黄泥。左臂的竹纹藤蔓一路疯长,已爬过锁骨,每走一步,

叶片边缘便割开一道细口——不痛,

只渗出冰凉的数字:04:51、04:52……像倒计时,又像坏掉的电子表。"喂,

新来的,你走太快了!"身后有人喊。林篆回头,看见一个戴钢盔的矮个男人,

肩章写着"绵阳户外救援"。男人递给他一瓶藿香正气水,压低声音:"第一次进北川?

别逞能,山体随时会'叫'。""叫?""等它吼的时候,你就懂了。

"男人指了指前面雾气里若隐若现的脊梁,"那整座山都是松的,像乐高拼的,一碰就散。

"林篆道了谢,却没喝药。他把玻璃瓶揣进口袋——瓶身玻璃薄如蝉翼,

底部分子排列方式他一眼认出:2035 年军工级防爆工艺。

又一个"未来遗物"混进 2008,像拼图提前露出边角。

β-417 的自我修复机制在加速,把漏洞当成榫头,越楔越紧。05:10,

救援队抵达北川中学旧址。废墟比新闻照片更安静。钢筋像折断的琴弦,

混凝土板块斜倚成不规则的"人"字,随时可能合拢。空气里飘着粉笔灰与碘伏混合的味道。

林篆的竹纹忽然集体竖立——节点到了。他抬眼,在"人"字缝隙里看见那顶橘色志愿者帽。

顾岁蹲在两块预制板之间,给一名小腿骨折的女孩打夹板。女孩十二三岁,

校服印着"北川中学",右胸绣名:唐穗——林篆记得,2037 年人类灭绝公告里,

最后一个发出短波求救信号的人,正是唐穗。她若死在这里,

β-417 将失去最后一条"杂音",彻底沦为死局。"顾岁!"林篆喊。

声音被雾气吞掉一半。顾岁抬头,

眼神陌生又警惕——她并不认识这个从 2025 跑回来的男人。林篆却顾不了那么多,

他跨过警戒线,竹纹叶片哗啦作响,像一串铁风铃。就在他伸手去拉顾岁的瞬间,

山体发出低沉的"咕哝"——整座废墟活了。混凝土板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错位,

粉尘瀑布般倾泻。那不是地震,

而是"逆印"在补写:原本应在 5 月 12 日主震时倒塌的 B 栋教学楼,

因为"干预值 +0.7%"被延后 48 小时,此刻要把欠下的因果一次性还清。"跑!

"林篆吼。顾岁背起女孩,刚迈出一步,脚踝被裸露的钢筋勾住,整个人扑倒。

唐穗从她怀里滚出,落在更窄的缝隙里。预制板开始倾斜,角度每增加一度,

林篆左臂的竹纹便黑一分。

规则在他视网膜上刷新红字:关键节点死亡倒计时:00:00:09九秒。

林篆扑过去,用身体撑住预制板。竹纹叶片瞬间枯萎,化成灰白粉尘,

粉尘却凝成新的数字:00:00:08……"你疯了吗!"顾岁尖叫,"这板子至少两吨!

""把女孩拖出去!"林篆咬牙。锁骨处传来清脆的裂声——那不是骨头,是时间。

他感觉自己的 2025 被折叠、压缩,塞进 2008 的狭缝,

像把一本 600 页的书暴力塞进 10 页的册子。页脚撕裂,字符掉落,掉在他脚边,

变成真实的血。07、06……顾岁终于解开钢筋扣,把唐穗推向安全区。她回身来拉林篆,

指尖碰到他左臂的瞬间,竹纹猛地回卷,

像录像带倒带——林篆看见顾岁未来的无数死法:2032 年,小行星雨,

她在上海天文台顶楼被陨石削去半边肩膀;2035 年,集束炸弹,

她在外白渡桥被冲击波掀进苏州河;2037 年,实验室泄漏,

她跪在尘编母简前七窍流血……所有画面里,她都回头,

朝某个方向喊出一个名字——那名字被消音,只剩口型:林——篆。05、04……"闭眼!

"林篆嘶吼,右手掏出那瓶藿香正气水,用牙咬开瓶塞,把玻璃碴和药水一起含进嘴里。

下一秒,他低头,狠狠吻住顾岁的额头——冰凉的玻璃碎片顺着药水滑过她眼皮,

在眉心划出一道细口。血珠渗出,像一粒朱砂痣。竹纹趁机钻入那道伤口,化成淡金色光点,

一闪即没。

规则提示音再次刷新:节点锚定成功:顾岁→残史者候选干预值 +3.2%,

违规风险:橙03、02……预制板轰然落下,却像被无形之手托住,

角度偏转 15 度,砸在林篆右侧,溅起碎石雨。顾岁被震得耳鸣,却奇迹般毫发无损。

她抬头,看见林篆的左臂——竹纹全部消失,皮肤苍白得近乎透明,血管里流动的不是血,

而是细小的字符:β-417。"你是谁?"她颤声问。林篆没回答,他低头,

在预制板与地面形成的三角阴影里,捡起半片竹简——与 2025 年那半片严丝合缝,

缺口处渗出淡金色光,像被焊死的记忆。光里浮现一行新字:第一节点:通过。

第二节点预告:2008-05-17 00:00,上海,外白渡桥。

任务:阻止集束炸弹引爆。备注:顾岁已列入'残史者'候选,

违规抹除范围扩大至所有知情者。林篆合上竹简,抬手擦去顾岁眉心的血珠,

声音沙哑得像被两吨混凝土碾过:"记住,从现在开始——你的命是我偷的,而我的命,

得靠你活下去才能继续。"远处,山体再次发出低沉的"咕哝",像不甘,又像叹息。

雾气被朝阳撕开一道缝,光柱打在废墟上,照亮了那顶被压扁的橘色志愿者帽——帽檐上,

continued."第四章 外白渡桥·零点爆燃2008 年 5 月 17 日,

夜,上海。雨下得毫无道理,像有人在云端把黄浦江倒扣。外白渡桥钢结构泛着幽蓝,

路灯在雨幕里晕开毛边,仿佛一幅被水浸湿的胶片。林篆蹲在桥北端的岗亭顶,

腕表指向 23:47,离"预告"中的爆燃还有十三分钟。

他左手缠着绷带——那是三天前在北川废墟里,被"逆印"抽走竹纹后留下的空白皮肤,

苍白得几乎透明,血管里偶尔闪过细小字符:β-417。此刻,那些字符像收到远程指令,

一齐亮起,

在他视网膜上:第二节点:外白渡桥目标:阻止集束炸弹引爆倒计时:00:12:59

违规风险:橙 → 红若知情者>3知情者目前正好三个:林篆、顾岁,

以及——他低头看桥下——那个站在观光平台避雨的女孩。顾岁换了便装,帽檐压得很低,

仍遮不住眉心那粒朱砂痣似的疤。她右手插在风衣口袋,

08 年尚未上市的微型信号干扰器——林篆从 2025 年"带"回来的唯一实体物件,

电量只剩最后十五分钟。"还有十二分!"顾岁朝岗亭打手势,

雨水把她的声音撕得七零八落,"炸弹到底在哪?"林篆没回答。他目光越过桥面,

停在南端的观光巴士站——那里,戴鸭舌帽的矮个男人正弯腰系鞋带。

男人右脚跟腱处鼓起一块不规则硬物,像把小型手提箱塞进裤管。

林篆认得他:绵阳户外救援队副队长,

三天前在北川给他递过藿香正气水;也是 2035 年外白渡桥集束炸弹案里,

唯一被监控拍到的"无身份者"。当时的新闻标题只有一句:"疑似自杀式爆炸,无人生还。

"现在林篆知道,"无生"里包括他自己、顾岁,以及整座桥上的 47 名夜班路人。

23:49。雨幕里忽然插进一声孩子的笑。林篆回头,

看见一个约莫六七岁的小男孩举着红色气球,

跌跌撞撞冲过人行道——气球表面印着 2010 年世博吉祥物海宝,

在这个时空尚不存在。又是"未来遗物"渗漏,像 β-417 在故意制造漏洞,

引他上钩。男孩母亲追在后面,高跟鞋一滑,扑倒在湿冷的钢板上。气球脱手,

被风卷向桥中央。孩子尖叫:"海宝——!"顾岁下意识冲出避雨棚,

林篆心底"咯噔"一声——规则不允许他们直接接触关键路人,

否则"知情者"计数会瞬间爆表。他翻身从岗亭滑下,几个箭步追上,

一把拽住顾岁后领:"别动!""那孩子——""是饵。"林篆低声道,"你碰他,

我们就从'救人者'变成'当事人',违规风险直接飙红,下一秒就被抹除。"顾岁咬唇,

雨水顺着她下巴滴在干扰器上,指示灯由绿转黄。林篆抬头,看见戴鸭舌帽的男人已直起身,

右手插进外套口袋,

拇指在口袋里做出"拨号"动作——老式诺基亚的快捷键:长按"5"键,发送预设短信。

23:51。短信内容林篆早已背熟:00:00,pull。

』收件人:桥墩下的防水密封盒;盒内:M18A1 阔刀地雷改型 ×2,

加装 GPS 心跳感应——一旦发信人心脏停跳,立即引爆。男人开始迈步,

方向:桥中央,孩子与气球。林篆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干扰器给我,你留在原地数秒,

到 55 秒时,把伞面朝天抛——能引多少视线算多少。""你想干什么?""抢心跳。

"林篆扯开风衣,露出腰间用绷带缠紧的微型血泵——医院急救用的 ECMO 简化版,

同样来自 2025。他把血泵输液管插入手臂静脉,按下开关,

机器发出轻微的"嗒嗒"声,代替心脏向全身泵血。23:52。林篆抬脚,

顺着男人路线逆向逼近。雨声掩盖了血泵噪音,也掩盖了他骨子里的战栗。每一步,

竹纹字符就在眼底刷新:距离心跳感应临界:120 米、119 米……

男人离孩子只剩十米。孩子踮脚去够气球,母亲仍跪坐在地,一脸茫然。林篆加快步伐,

在男人伸手掏口袋的一瞬,猛地侧身撞过去——砰!两人同时倒地,滑出半米。

林篆左臂的空白皮肤"嘶啦"裂开,竹纹化作灰白粉尘,在雨里凝成短暂的无形穹顶,

把两人罩在其中——领域展开,时间流速骤降,外界声音被拉长成低沉鲸歌。

男人鸭舌帽掉落,露出那张曾递给他藿香正气水的脸,

只是此刻五官扭曲:"你...不该在这儿!""你也不是第一次死。"林篆冷笑,

右手血泵管已缠住男人手腕,"上一次,你拉整座桥陪葬;这一次,我只要你一个人的心跳。

"男人瞳孔骤缩,似乎想起什么,嘶吼着去掰血泵。林篆却先一步按下"全速"键,

机器瞬间抽取他自身血液,回输进男人静脉——两条心率曲线在 15 秒内重叠成一条。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