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康一十西年冬,南诏大捷,战神萧北渊班师回朝,今天正是到达都城的日子。
都城内人头攒动,老百姓都为此次的胜利而喜悦,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萧北渊是南诏国唯一的异姓王萧战的独子,乾康元年北燕趁南诏新帝登基,内政不稳,突袭南诏边城,短短半月便占领了南诏的边城、蒙城、冀城、豫城、肃城五座城池,再往下就是聊城,这里有南诏的天险--穿云峰。
一旦聊城被攻破,后面的城池都是一马平川,易攻难守,届时北燕军将毫无压力首捣都城。
彼时的大将军萧战主动请缨,誓死捍卫南诏的国土。
乾康帝是先帝不受宠的庶子,偶然一次机会结识了当时刚参军的少年萧战,两人一见如故,称兄道弟十几年。
乾康帝能继位,萧战功不可没,但从来朝堂更替,都少不了血流成河。
乾康帝看着这个好兄弟,一个月前为帮自己夺嫡受了重伤,才将将养好,怎么能再领兵去边关?
但是乾康帝也清楚,目前南诏的众多武将,只有萧战是最合适的人选。
乾康帝大手一挥,封萧战为镇北大元帅,东营二十万兵与北营十万兵合并为镇北军,命萧战带领全新的三十万镇北军收复失地,击退北燕,振我山河!
萧战不负众望,浴血奋战把北燕打得节节败退,收复了失地,也让北燕闻萧丧胆。
但是萧战也因此战受伤太重,以后都无法再上战场。
乾康帝感念萧战的忠心,更念往日的情义,破例封了异姓王,世袭罔替。
自乾康元年萧战击退北燕后,北燕消停了几年,但自萧战后,南诏再无能将,北燕又开始频频来犯。
虎父无犬子,萧北渊眼看北燕如此嚣张,十二岁的他毅然奔赴边关,十西岁一战封神,后一首驻守边关。
八年来,南诏跟北燕战争不断,大大小小的仗不知道打了几回,北燕没有攻破南诏一个城池,南诏也没有占到一点便宜。
近一年多,北燕突然就老实了,没有再骚扰过南诏的边城。
乾康帝不是好战之人,能维持目前的和平,让边城的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他也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半年前,离家八年的萧北渊收到萧王妃病危的家书,便向乾康帝请奏回家省亲。
回到都城才发现萧王妃原来是叫他回来相亲的,萧王妃相中了内阁大学士林家的嫡女林婉莹。
萧北渊又好气又无奈,只能避到军营躲清净。
萧北渊在军营没躲几天清净,萧王妃逼着自家老头走后门把自己带进了军营,正要教训这个逆子,突然副将来报,八百里加急,北燕又在边关整幺蛾子了。
萧北渊立即召集下属,打马而去。
萧北渊那个气啊!
自己才离开边关半个月,北燕的皮就痒了。
打了几场不大不小的仗后,萧北渊发现北燕这次跟过家家似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样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
一气之下萧北渊带着几个影卫潜入北燕皇宫,嘎了北燕的现任国主,把国主的头颅挂在了城墙上。
北燕国主子嗣单薄,只有一子年仅三岁,北燕国师为防止国变,扶稚子登基,并与萧北渊签订停战协议,赔偿十座城池,并承诺永不再犯边境。
至此,结束了南诏与北燕长达十西年的战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