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悬疑惊悚连载
金牌作家“咸鱼小司”的悬疑惊《笔仙诡叔解说》作品已完主人公:彤彤林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编写的非常精彩:林旭按下了录音笔的停止房间里令人窒息的啜泣声戛然而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以及一种无形无质、却弥漫在空气每一个分子中的恐这种恐属于那个蜷缩在他对面沙发里的女孩——彤“所”林旭开他的声音温和、平像一块投入汹涌情绪之湖的镇试图抚平波“你还是坚持认那个‘存在’,昨晚又出现在你的寝室里?”彤彤抬起脸色苍白得像一张被揉皱又摊开的眼眶下是浓重的青黑色阴她原...
主角:彤彤,林旭 更新:2025-10-31 15:14:29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旭按下了录音笔的停止键。
房间里令人窒息的啜泣声戛然而止,只剩下空调低沉的嗡鸣,以及一种无形无质、却弥漫在空气每一个分子中的恐惧。这种恐惧,属于那个蜷缩在他对面沙发里的女孩——彤彤。
“所以,”林旭开口,他的声音温和、平稳,像一块投入汹涌情绪之湖的镇石,试图抚平波澜,“你还是坚持认为,那个‘存在’,昨晚又出现在你的寝室里?”
彤彤抬起头,脸色苍白得像一张被揉皱又摊开的纸,眼眶下是浓重的青黑色阴影。她原本该是个清秀活泼的女大学生,此刻却被某种东西抽走了所有的生气,只剩下惊弓之鸟般的脆弱。她用力点头,嘴唇哆嗦着:“不是认为,林医生,是……是看到!它就站在小雨的空床铺旁边,低着头,黑漆漆的头发垂下来,盖住了脸……我,我能听到它滴水的声音……滴答,滴答……”
这是彤彤第四次来到林旭的心理咨询室。她是本市一所重点大学,江城大学的大二学生。一个月前,她被室友和辅导员强制送来,原因是她在宿舍行为异常,持续失眠,尖叫,声称有鬼魂纠缠。
最初,林旭的判断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或许混合了急性焦虑发作。大学生活压力、人际关系困扰,都可能诱发此类症状。他尝试了认知行为疗法,引导她识别并挑战那些不合理的恐惧念头,开了温和的镇静药物,甚至进行了几次催眠,试图找出被压抑的创伤记忆。
但一切常规手段都失效了。彤彤的恐惧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日益加重。她的描述一次比一次详细,一次比一次……真实。
“滴水的声音,”林旭重复着她的话,笔尖在笔记本上轻轻点着,没有记录,“你之前提到过,这个‘存在’总是湿漉漉的,像刚从水里捞起来。”
“对,对!”彤彤的瞳孔放大,身体前倾,指甲无意识地抠抓着沙发布料,“它身上在滴水,地上会留下一滩水渍……冷的,那股寒气,能钻进人的骨头缝里……”
林旭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她。生理性的颤抖,无法伪装的恐惧微表情,以及提到“寒气”时她下意识抱紧双臂的动作……这一切都指向真实的生理心理反应。但理智告诉他,鬼魂?这超出了科学的范畴。
“彤彤,”他放缓语速,“我们之前讨论过,极度的恐惧会扭曲我们的感知,甚至会‘创造’出符合我们恐惧预期的幻视、幻听。你最近学业压力很大,又经历了室友小雨突然搬走的事件,这些……”
“不是幻听!也不是幻觉!”彤彤激动地打断他,声音尖利,“林医生,你为什么就是不相信我?它真的存在!它就在我们宿舍楼里!小雨不是突然搬走,她是吓跑的!她肯定也看到了!我们……我们都不该玩那个游戏的……”
林旭的心微微一动。这是一个新的信息点。
“游戏?什么游戏?”
彤彤的眼神瞬间变得游移不定,充满了悔恨和更深的恐惧。她用力摇头,嘴唇抿得死死的,不肯再说。
林旭没有逼问。他知道,在患者情绪极度抗拒时,强行追问只会适得其反。他转换了话题,又进行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支持性谈话,试图稳定她的情绪。结束前,他照例开了些辅助睡眠的药物。
“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现实的事物上,比如看看书,或者和信任的朋友聊聊天。”林旭送她到门口,语气一如既往的温和。
彤彤在门口停下脚步,没有回头,声音轻得像一缕烟:“林医生,没用的。它……它认得我们了。一个都跑不掉。”
门轻轻关上,隔绝了女孩瘦弱的背影,却把那股冰冷的绝望感留在了咨询室里。
林旭回到办公桌后,没有立刻叫下一个病人。他转动座椅,面向巨大的落地窗。窗外是城市繁华的景象,车水马龙,阳光明媚,一个充满理性的、秩序井然的世界。与他身后那间仍残留着非理性恐惧的房间,判若两个时空。
“滴水的声音……湿漉漉的鬼魂……”他喃喃自语。
理性告诉他,这大概率是集体癔症,或是某个未被发现的校园欺凌事件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但彤彤眼中那种纯粹的、几乎要满溢出来的恐惧,以及她今天无意中透露的“游戏”,像两根细小的刺,扎在了他职业性的冷静之上。
他打开电脑,调出彤彤的病历档案。在家庭成员联系方式一栏,他找到了彤彤所在的学院和班级。犹豫片刻,他拿起桌上的内部电话。
“小张,帮我取消今天下午所有的预约。另外,联系江城大学心理学系的李教授,就说我有些学术问题想向他请教,问他下午是否方便。”
电话那头是他的助理。短暂的沉默后,助理确认了指令。
放下电话,林旭揉了揉眉心。他告诉自己,这只是出于一名心理医生的职业责任感,需要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生存环境。深入调查,是为了找到病源,从而更好地治疗,仅此而已。
绝对不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对那个“滴水的声音”产生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好奇,甚至……是一丝隐隐的不安。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