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温告别张惠和母亲,踏上了前往黄巢军营地的路途。
一路上,风餐露宿,可他的内心却被对未来的憧憬填得满满当当。
每路过一处破败的村庄,瞧见那些流离失所、眼神绝望的百姓,朱温的心底便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
他暗自思忖,这世道己然腐朽至此,自己定要在军中闯出一番天地,方能改变这乱象,让百姓过上安稳日子。
怀揣着这般信念,历经数日奔波,他终于抵达了黄巢军的驻地。
朱温被编入了一支先锋部队,自此开启了艰苦卓绝的军事训练。
每日,天边还未泛起鱼肚白,他便随着众人在操场上奔跑,双腿有节奏地交替,踏出有力的声响,心中默想着,这每一步都是迈向成功的基石。
操练兵器时,他紧紧握住长枪,目光坚定地刺向目标,脑海中闪过张惠期许的面容,仿佛在告诉自己,定要练就一身过硬本领。
到了夜晚,营帐中烛火摇曳,朱温就着昏黄灯光研习兵书战策,一边读一边琢磨着如何将书中谋略运用到实战,凭借着天生的魁梧体格和这股不服输的劲头,他很快在一众新兵中崭露头角,骑马射箭时的百步穿杨,近身搏斗时的勇猛果敢,都引得军中将领频频侧目,他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自豪,却又时刻提醒自己不可骄傲,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
不久之后,黄巢军计划攻打一座被唐军重兵把守的县城。
这座县城地势险要,城墙高大坚固,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唐军在城内囤积了大量粮草,铁了心要长期坚守。
黄巢深知此战艰难,精心部署了作战计划,朱温所在的先锋部队被赋予了率先攻城,撕开敌军防线的重任。
得知消息的那一刻,朱温既紧张又兴奋,紧张的是即将面临一场生死较量,兴奋的是自己终于迎来了证明实力的绝佳机会,他暗暗发誓,定要在此战中大放异彩。
攻城当日,天色阴沉,厚重的乌云仿佛要压垮大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息,好似大战一触即发的前奏。
朱温身披战甲,手持长枪,跨坐在战马上,心脏剧烈跳动,既是因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紧张,也是因为内心深处那股渴望建功立业的热血在沸腾。
他深吸一口气,在心中默念:“惠儿,等着我,此战过后,我定要让你为我骄傲。”
随着一声令下,号角齐鸣,喊杀声震耳欲聋,黄巢军如潮水般涌向县城。
朱温一马当先,率领着先锋部队冲向城门。
城墙上的唐军早己严阵以待,万箭齐发,箭矢如雨点般落下。
朱温目光坚定,毫无惧色,他挥动长枪,将射向自己的箭矢纷纷拨开,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冲进城去,立下战功。
身旁的战友不断有人中箭倒下,看着那些鲜活的生命瞬间消逝,朱温心中闪过一丝悲痛,但更多的是愤怒与坚定,他愈发觉得这场战斗意义重大,自己必须勇往首前。
靠近城门后,朱温迅速跳下战马,与士兵们一起抬着巨大的攻城槌,朝着城门猛撞。
每一次撞击,都引得城门剧烈摇晃,发出沉闷的声响。
唐军见状,急忙从城墙上扔下巨石、滚烫的热油,试图阻止他们。
一时间,战场上血肉横飞,惨叫连连,硝烟弥漫。
朱温的手臂被热油溅到,皮肤瞬间红肿起泡,剧痛如电流般传遍全身,他差点忍不住叫出声来,可一想到张惠,想到自己的抱负,便紧咬牙关,忍着剧痛,继续指挥士兵撞击城门,心中不断给自己打气:“这点痛算什么,我绝不能倒下。”
就在众人精疲力竭之时,朱温突然发现城墙上一处防守出现了漏洞。
他当机立断,捡起地上的一根绳索,用力甩向城墙,绳索一端的铁钩稳稳地勾住了城墙垛口。
朱温双手紧握绳索,如猿猴般敏捷地攀爬而上,心中只有一个目标:打开突破口。
城墙上的唐军发现了他,纷纷围拢过来,试图将他击退。
朱温抽出腰间的佩刀,左劈右砍,与唐军展开了近身搏斗。
他勇猛异常,以一敌众,竟在短时间内杀退了数名唐军,成功为后续部队打开了一个突破口。
此时,他心中满是成就感,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黄巢军见状,士气大振,如汹涌的洪流般涌入城中。
经过一番激烈的巷战,唐军最终不敌,弃城而逃。
朱温所在的先锋部队成功攻克县城,立下了首功。
战斗结束后,朱温疲惫地坐在城墙上,望着满目疮痍的战场,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起了张惠,想起了临行前张惠那担忧的眼神和温柔的叮嘱。
此刻,他多么希望能立刻回到张惠身边,告诉她自己平安无事,还立下了战功。
他在心中默默念叨:“惠儿,你看到了吗?
我做到了,等我回去,定要风风光光娶你。”
夜晚,营地中燃起了篝火,士兵们欢呼雀跃,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将领们对朱温赞不绝口,纷纷向黄巢举荐他。
黄巢听闻朱温的英勇表现,亲自前来慰问,并提拔他为小队长,负责带领一支小队。
朱温感激涕零,跪地谢恩,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军中继续努力,不辜负黄巢的赏识,更不能辜负张惠对自己的期望。
躺在营帐中,朱温望着帐篷顶,久久无法入眠。
张惠的音容笑貌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他想起两人在村头漫步时的欢声笑语,想起张惠为自己缝补衣衫时的专注神情,想起分别时张惠眼中的泪水。
他深知,自己在战场上每一次奋勇杀敌,都是为了能早日功成名就,回去与张惠团聚。
带着对张惠的思念,朱温渐渐进入了梦乡,梦中,他看到自己身披战甲,骑着高头大马,回到了家乡,张惠正站在村口,满脸笑意地迎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