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纳家书 > 其它小说 > 救命!我妈和我丈母娘成立了"反我联盟"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救命!我妈和我丈母娘成立了"反我联盟"大神“南城区的宋小舟”将辅食宝宝作为书中的主人全文主要讲述了:小说《救命!我妈和我丈母娘成立了反我联盟》的主角是宝宝,辅食,育这是一本男生生活,爽文,家庭小由才华横溢的“南城区的宋小舟”创故事情节生动有本站无广欢迎阅读!本书共计57071章更新日期为2025-10-22 01:15:55。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救命!我妈和我丈母娘成立了反我联盟
主角:辅食,宝宝 更新:2025-10-22 04:38:25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家人们谁懂啊!之前一直提心吊胆,生怕丈母娘和婆婆第一次见面就上演"世纪大战"。
我特意提前做了三天心理建设,准备好当人肉盾牌和灭火器。结果呢?
她俩从见面的"你好你好",到聊天气、聊菜价,再到聊到我小时候的糗事。越聊越投机,
最后居然当着我的面,互相加了微信!我还傻乎乎地以为家庭和谐指日可待,
结果转头就发现,她俩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建了个只有她俩的群。群名我都不敢问,
我现在严重怀疑,里面全是关于我的"黑料"和"改造计划"。这情节发展,
我是万万没想到啊……我越想越不对劲,决定旁敲侧击一下。我假装路过我妈身边,
她正对着手机笑得花枝乱颤。我凑过去一看,
屏幕上赫然是丈母娘发来的消息:"你儿子上次给我买的那套护肤品,我查了,
根本不适合我这年纪,下次咱们一起去专柜挑!"我妈秒回:"就是!我早就想说了,
他买东西从来不动脑子,还是咱俩眼光好。"好家伙,
这是直接从"吐槽大会"升级到"联合采购"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
丈母娘一个视频电话就打了过来。我妈接起电话,两人热情地聊起了最近哪个商场打折,
哪家餐厅的菜好吃。聊着聊着,话题又绕回了我身上:"你说他一个大男人,
衣服穿得跟个学生似的,下周我们去给他买几件成熟点的。"丈母娘提议。"我看行!
还有他那作息,天天熬夜,下次我们一起监督他早睡!"我妈立刻响应。
我站在旁边听得心惊胆战,感觉自己的钱包和自由正在飞速离我而去。最绝的是,挂了电话,
我妈还拍了拍我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你丈母娘人真好,比你细心多了。
以后多听她的。"我:"……"现在好了,我家有了两个"联合首席生活指导官",
专门管我一个。这哪是家庭和谐,这分明是我被"双重包围"了啊!
这俩“首席指导官”的工作效率比我公司领导还高。没过两天,就拿着个手写清单找上门,
说是给我量身定制的“生活改造计划”,字里行间全是“为你好”的威严。早上七点,
我妈准时敲门:“按你丈母娘说的,空腹喝杯温水,她特意查了,对肠胃好。
”我迷迷糊糊刚坐起来,丈母娘的视频电话就打过来:“别忘了吃鸡蛋,我跟你妈说过了,
要煮七分熟的。”得,俩远程遥控器直接连线办公,我连赖床的机会都没有。
周末想偷偷点顿火锅,刚选好锅底,我妈突然凑过来:“你丈母娘说外面火锅油不好,
中午她过来,咱在家涮,菜都买好了。”挂了电话没十分钟,丈母娘拎着大包小包进门,
还不忘数落我:“上次给你买的养生茶怎么不喝?跟你妈说你总熬夜,这可不行。
”最绝的是家庭聚会,亲戚随口问了句我啥时候换工作,我妈刚要开口,
丈母娘先接了话:“他现在这份工作太熬人,我俩正帮他看机会呢,得找个朝九晚五的。
”我妈立刻附和:“对,钱不用多,身体要紧。”俩人一唱一和,
把我未来半年的规划都给定了,我站在旁边愣是插不上话。现在我算是摸清套路了,
她们的群名估计叫“拯救女婿/儿子行动组”。不过看着我妈跟丈母娘凑在一起研究菜谱,
争论哪个牌子的钙片吸收好,
又觉得这“双重监管”里全是暖意——毕竟能让俩老太太这么上心的,
也就我这“共同项目”了。我算是见识到两位“指导官”的执行力了,
这周末直接把“联合办公点”挪到了菜市场,还拉着我当免费苦力。刚进菜市场,
俩人就开启了“双核模式”。丈母娘直奔蔬菜摊:“这菜心要选叶子翠绿的,根须短的才嫩。
”我妈立刻凑过去比对:“我看还是带点土的新鲜,昨天买的无土菜一炒就软。
”摊主在旁边笑出声:“阿姨们都懂行!”最后俩人合计着各挑了一半,
美其名曰“双样本测试”。到了肉摊更热闹。我妈要给我补营养,
非得买块五花肉炖菜;丈母娘嫌太腻,坚持选里脊肉炒青椒。眼看要争执,
突然瞥见我在偷偷刷手机,俩人瞬间统一战线。“你这孩子,买肉都不上心!”“就是,
以后家里采买得让你跟着学!”最后五花肉和里脊肉各买一斤,
还硬塞给我一本手写的《食材挑选指南》。路过调料区时,
丈母娘突然指着货架:“上次小雯炒的菜有点咸,咱得换种低钠盐。”我妈赶紧点头:“对,
我看网上说这种加了钾的好,回头我给你俩示范怎么控量。”说着就拿了两包,
完全没给我插话的机会。回家路上,俩老太太拎着菜走在前头,一路聊得热火朝天,
从“哪家豆腐脑正宗”说到“怎么腌酸菜不烂”,把我落在后面当“菜架子”。
我妈突然回头喊我:“你记着,下周跟我们来学砍价,上次你买的土豆贵了一块钱!
”丈母娘跟着补刀:“还有,别总点外卖,晚上我和你妈轮流视频查岗。
”现在我家冰箱被塞得满满当当,全是她俩精挑细选的“健康食材”,
连调料罐都换成了统一的“控盐款”。虽然钱包和自由被管得严严实实,
但看着餐桌越来越丰盛,听着她俩凑在一起研究菜谱的笑声,倒也觉得这“双重监管”,
是最踏实的幸福。家里的"双总监"在完成了"饮食改造"和"作息规范"后,
终于将目光投向了最终KPI——催生。导火索是上周家庭聚餐,
亲戚问起我们什么时候要孩子。我刚想打个哈哈糊弄过去,丈母娘先开了口:"是啊,
我都打听好了,现在有个调理身体的老中医特别有名,下周我陪你去看看。
"我妈立刻接上话茬:"我也准备了!这是我托人从老家带来的补品,每天早上冲一杯,
对身体好。"说着就从包里掏出一个大罐子,塞到我手里。我赶紧解释说我们有自己的计划,
现在还年轻,想先忙事业。话音刚落,她俩就开启了"双人说教模式"。
丈母娘从"年龄不等人"讲到"早生恢复快",我妈则搬出了"趁我们还能动,
能帮你们带娃"的王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天衣无缝。接下来的几天,
家里的氛围彻底变了。- 看电视时,只要出现婴儿广告,
她俩就会异口同声地感叹:"多可爱啊!"- 刷短视频刷到萌娃,
就会把手机凑到我眼前:"你看这孩子,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就连吃饭,
夹给我的菜都变成了"多吃点这个,补身体"。最绝的是,我无意中发现她俩的聊天记录。
丈母娘:"光说没用,得想个实际的办法。"我妈:"我有主意了,
下周末带他们去寺庙拜拜,求个平安符。"我看着手机屏幕,
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待办事项列表上的任务,而她们正紧锣密鼓地推进着项目进度。
这场由"催生"引发的新"战役",看来是躲不过去了。
我以为这场"催生"风波会持续很久,没想到它反而成了我家两位"总监"关系的转折点。
那天我加班到很晚,回家时客厅还亮着灯。我以为是我妈在等我,走近一看,
发现丈母娘也在。两人正凑在一起,气氛有点凝重。我妈先开口了,
语气带着点委屈:"我不是催他们,就是觉得趁年轻生,对孩子对他们都好。
"丈母娘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手:"我懂,我也是这个意思。但上次话说重了,
看他压力那么大,我也心疼。"我妈接着说:"是啊,上次你带的那个补品,
他偷偷跟我说不爱喝,又不敢扔,都放柜子里了。"丈母娘笑了:"嗨,
那玩意儿是我听邻居说的,可能也不对路。咱这不是瞎操心嘛。"然后,
她俩居然开始复盘起自己的"催生"行为,互相检讨哪里做得不对,哪里给我压力太大了。
我躲在门口听得一愣一愣的。最后,丈母娘说:"算了,这事儿不催了。
孩子们有自己的节奏,咱们别给他们添乱。"我妈也点头:"对,咱们把身体照顾好,
以后他们需要帮忙的时候,咱能顶上就行。"从那天起,家里的"催生"氛围彻底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她俩开始一起研究健康食谱,说是要先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好。
还一起去跳广场舞,说是要保持活力,以后才能带好孙子。
我妈甚至会跟我念叨:"你丈母娘其实人挺好的,就是有时候急了点。
"丈母娘也会私下跟我说:"你妈不容易,以后多顺着她点。"我这才明白,
她们之间所有的"火花"和"冲突",本质上都是出于对我的爱和关心。
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而这场"催生"风波,恰好给了她们一个机会,
去理解对方的出发点,也看到了彼此柔软的一面。现在,
我家的"双总监"已经从"联合办公"升级成了"战略伙伴",而我,
网友评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