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昭纳家书!手机版

昭纳家书 > 其它小说 > 继承者们有第二部吗

继承者们有第二部吗

某桑mosa 著

其它小说连载

小说叫做《继承者们有第二部吗》是某桑mosa的小内容精选:林华在混沌中醒颅骨内侧传来钝器敲击般的疼他试图睁开双却发现眼皮重若千消毒水混合着汗液的气味在鼻腔内凝结成让他想起专业外培训课程里那些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标窗帘缝隙间漏进的光线呈现出病态的琥珀他艰难地转动脖颈椎发出细碎的声透过那道狭窄的光他看见了天空——或者天空的伤那里悬挂着两个太阳:一个是熟悉的、被云翳遮蔽的日轮;另一个则像溃烂的疮散发着浑浊的黄光...

主角:林华,赵凯   更新:2025-05-01 10:12:26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林华在混沌中醒来,颅骨内侧传来钝器敲击般的疼痛。

他试图睁开双眼,却发现眼皮重若千钧。

消毒水混合着汗液的气味在鼻腔内凝结成块,让他想起专业外培训课程里那些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标本。

窗帘缝隙间漏进的光线呈现出病态的琥珀色。

他艰难地转动脖颈,颈椎发出细碎的声响。

透过那道狭窄的光隙,他看见了天空——或者说,天空的伤口。

那里悬挂着两个太阳:一个是熟悉的、被云翳遮蔽的日轮;另一个则像溃烂的疮口,散发着浑浊的黄光。

这不是他第一次看见这对诡异的双子星。

自从"辐射病"席卷全球,这颗伪日就成了天空永恒的烙印。

人们给它起了各种名字:死神的瞳孔、末日的胎记、上帝遗忘在苍穹的烟头。

官方称之为"高能粒子流大气散射现象",这个拗口的学名在死亡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那颗伪日并非真正的恒星。

八年前,“死星”走到了生命尽头。

当这颗距离地球八光年的恒星坍缩成超新星时,人类文明正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悲喜剧中。

天文学家们早就预言了这场爆发,媒体像报道体育赛事般追踪着"宇宙烟花秀"的倒计时。

预言分毫不差地应验了。

但降临的不是绚丽的极光,而是无声的屠杀。

超新星爆发产生的超高能粒子流以0.99c的速度穿越星际空间,地球磁场在其面前如同宣纸般脆弱。

这些宇宙射线像亿万把纳米级的手术刀,精准地剖开大气层,刺入每栋建筑,钻进每个细胞,篡改着DNA的密码。

最初的症状颇具欺骗性: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像极了流行性感冒。

全球医疗系统在72小时内崩溃。

而后,命运露出了它残忍的幽默感:那些理论上免疫力较弱的未成年人,在经历剧烈的高热和呕吐后,竟以惊人的速度康复;而成年人的症状看似温和,却像被慢火烹煮的青蛙,在不知不觉中走向衰竭。

城市变成了诡异的镜像世界。

电力系统依靠自动化程序苟延残喘,网络信号时断时续。

电视里,政客们的声音越来越沙哑,他们的西装依然笔挺,领带依然端正,但眼窝深陷得像两个黑洞。

街道上偶尔晃过几个穿制服的身影,动作迟缓得如同生锈的机器人。

医院走廊里堆满了裹尸袋,像等待回收的快递包裹。

后来的历史学家会给出精确的统计数据:18岁以下存活率95.7%,18-22岁骤降至61.3%,22-26岁仅0.8%,26岁以上——这个数字永远定格在零。

但在林华挣扎着坐起身的此刻,这个结论还密封在少数几个研究所的保险柜里。

普通人只知道成年人生还希望渺茫,尚未意识到"全部"这个词的绝对性。

官员们在地下三十米的掩体里收到了各大研究所的报告。

当所有数据都指向同一个结论时,穿着防辐射服的官员们陷入了诡异的沉默。

有人突然笑起来,笑声在铅板包裹的会议室里来回碰撞,最后变成呜咽。

现有的应急预案全部作废,新的方案围绕着那些正在康复的年轻人仓促编织。

保密等级升至最高:在秩序彻底崩溃前,必须维持"部分伤亡"的假象。

林华的手机在床头柜上震动。

屏幕亮起,信号格微弱得像是垂死者的心电图。

"未来学子"APP的图标上跳动着红色角标——这个由国家超算中心开发的程序,原本是用来培养各领域顶尖人才的实验性平台。

通知简洁得令人不安:"林华,24小时内至海淀区B7集合点报到,接受紧急管理培训。

坐标己更新。

"没有解释,没有回执选项,就像医生给晚期患者下的病危通知书。

他盯着屏幕,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作为计算机系学生,他习惯代码的确定性,而这条指令却充满混沌系统的特征。

更荒谬的是,他入选计划时明确被归类为"技术研发方向",现在却收到疑似行政调令的通知。

三次询问请求都石沉大海。

第西次尝试时,系统回复了一段冰冷的代码:"ERR_CMD_IRREVOCABLE"。

主卧的门虚掩着。

母亲侧卧的身影在昏暗中有种标本般的静止感。

父亲靠在床头,手中的平板电脑亮着,蓝光在他凹陷的脸颊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林华站在门口,突然意识到父母正在以某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告别——不是对他,而是对他们曾经拥有过的整个世界。

"政府召集我去北京。

"他听见自己说,声音干涩得像砂纸摩擦。

父亲的手指在平板上停顿了0.5秒,这个微小的延迟暴露了他伪装出的平静。

母亲翻了个身,被子发出窸窣的声响。

没有询问,没有叮嘱,只有沉默在房间里不断增殖。

最后父亲点了点头,仿佛这个动作消耗了他积攒的全部力气。

林华突然明白了:父母不是在送他离开,而是在把自己变成他记忆里的标本。

这个认知比任何辐射都更具破坏性。

背包里装着:三件衬衫、便携水过滤器、军用压缩饼干、抗辐射药片(过期两个月)、笔记本电脑,以及父亲偷偷塞进去的瑞士军刀。

当他轻轻带上家门时,金属合页发出的吱呀声像是某种古老乐器的尾音。

街道空旷得如同被遗弃的电影布景。

风卷着报纸和塑料袋跳着华尔兹,某扇没关严的车窗在风中规律地撞击着门框,像守夜人困倦的梆子声。

天空呈现出浑浊的铅灰色,伪日暂时隐没在云层之后,但那种被注视的感觉依然如影随形。

集合点设在废弃的奥林匹克体育馆。

入口处站着几个穿黑色制服的人,他们年轻得不可思议,胸前别着"未来学子"的徽章。

人群沉默地排着队,像等待录入系统的货物。

林华抬头望向天空,云层正在积聚,但他知道那后面藏着什么——不是上帝,不是命运,只是一个恰好对准地球的宇宙枪口。

而他现在正走向某个更大的靶心。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