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比以往都要特别,一个曾经有意要躲,也已经躲过六年的人,今年见到了。
我继续礼貌地过去称陈佳文的爸爸为“哥哥”,他却没理我,我也不愿意理他。
或者说,他千万不要和我说话,不要以一点风吹草动使我承认心里还喜欢他。
我从来不知道是怎么来的关系,没听说祖上搭过兄弟,最早就连对于陈佳文的印象也少之又少,我们的头回见面还是他和我说起。
那是在我四五岁的年纪,跟着妈妈参加了一场婚礼。
“夹菜不可以翘手指。”
妈妈这样说。
我支撑筷子的手指已经扭曲到不受控制,哪里顾得上这根不听话的食指。
我只能尽量把眼前的菜丝挑进碗里,手指无论如何也弯不下去,就这么无意地指过去,对面是一样在用筷子的男生,他睁着大眼睛看我,筷子用得比我熟练,简直是一种***。
那个人就是陈佳文。
而在此之前,我们就见过面了。
婚礼进行前,我为了躲避爆竹声跑得远远的,跑到不见人的地方,不注意脚下一摔,顿时头晕目眩,我赶快爬起来拍干净身上的泥灰,磨红的掌心又痒又痛,不知怎么办之际,正前方站着和我一般大的陈佳文。
因为看见他,我才开始因为丢脸不受控制大哭起来,他则是吓得不敢靠近,原地观察四周,像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这一切和他无关。
这都是他后来和我说的……仅此一事,我对他印象并不深。
直到五年级那年,妈妈重病去世,只剩我和爸爸的家格外冷清,尤其当爸爸很晚没回来,我在家容易害怕,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出门去找他,结果走到半路把自己吓到蹲在路边不敢走,让他找了很久。
后面陈佳文搬进来了,住进我隔壁的房间。
每次他论辈分管爸爸叫“小爷爷”,我总是很不习惯。
大人讲究的辈分真奇怪,他可千万不要叫我“姑姑”。
不熟的关系只维持了一天,毕竟他必须靠我了解周围的一切,包括在学校的行为准则和放学路上的趣事,幸好他不是个讨厌的家伙。
2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步入初中以后,他从一开始的亲善逐渐能和我争论。
坐到一起从电影到小说,总能因为观点问题争吵不休。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我们共读完金庸的一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