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空气混杂着新鲜雨水和城市灰尘,林予夏挤在地铁最后一节车厢角落,耳机里流淌的是她自己偷偷录下的小样。
她蜷缩着身子,纸本歌词摊在膝头,手指不断划过每一个字句。
到站铃声敲碎了她的思绪。
走出地铁口,广场上正举办着一场临时的街头音乐活动——熊熊的希望在人群涌动间忽明忽暗。
台前许多年轻人围成一圈,有人在跳、有人在唱,更多的人只是驻足观望,期待下一段精彩。
林予夏抱着书包蹲到一角,刚掏出笔准备修改句子,身旁突然响起一串灿烂的笑声。
“能借看一下你歌词吗?
我刚才瞄到几行,挺有感觉。”
开口的是一个留着碎发、背着吉他包的男生。
他身上有种浓浓的自信,眼里跳跃着好奇和兴趣。
林予夏愣了愣,悄悄把笔藏进袖子,下意识把歌词纸抽回怀里。
“只是随便写着玩,没什么特别。”
男生嘴角一抬,“写得随便还这么走心,除了调性稍微忧郁点,押韵挺流畅的。
你是主唱吗?”
她迟疑地摇头:“现在不是,也没人唱,只算词曲吧。”
“说不定你今晚就能有乐队,”他眨眨眼,“我叫周竞辰,吉他手,打小被逼弹的,但喜欢的是自由。”
林予夏不由自主地笑出来,“那为什么不自己组?”
周竞辰扬起眉,“组队要缘分嘛,再说,你这气质,主唱位不容别人抢。”
一阵清爽的风穿过广场,音乐声暂时停歇,主持人招呼下一个参与者。
人群边缘传来零碎的键盘音,像水洒在玻璃上般冷静。
一个面相冷淡的高个男生推着黑色推车,里面装着电钢琴。
他朝主舞台方向一瞧,低头整理插口,几乎没注意到自己己经引起不少人注意。
周竞辰朝林予夏轻声解释:“那是江洵,琴手,标配理工男,情感比他的和弦还隐蔽。”
江洵插好线后,悄然按下键盘,一个低音音符勾勒出远离喧嚣的城市夜色。
他本想独奏几句,忽然被主持人拦下:“来个互动吧?
乐队配置才有火花。”
林予夏捏紧歌词纸,感到一种莫名的召唤——也许今晚真的可能改变些什么。
就在这时,广场另一侧爆发一阵掌声。
一个穿着运动鞋、牛仔短裙的女孩冲上台,她拎着一把朴素的贝斯,脸上擦过化不开的倔强。
她自报家门:“苏芷遥,大都市的‘逃离者’。
来这里,只许向前,不许退缩!”
一句话引得台下有人起哄。
苏芷遥插上设备,低头弹了段急促的旋律,像是在和世界较劲。
她转向江洵,“能和你搭一段吗?”
江洵点点头,指尖在琴键上流动,节奏快速跃迁。
场面拉开,贝斯与键盘的碰撞里充满了城市新鲜和少女野心。
林予夏偷偷把那段旋律记在心里,忽然被周竞辰推了一把,“你也上去凑一脚啊!
你歌词里有火花,这场合正需要。”
她犹豫着,却在一瞬间感受到那些彼此陌生却同样渴望肯定的目光。
一切仿佛不再那么难,她轻轻举起手。
台上的气氛蔓延到台下,一位胖胖男孩在角落里敲着鼓,节奏稳而有趣。
主持人大声推荐:“文晓栩,你还害羞啥?”
文晓栩咧嘴,“就怕抢了大伙风头。”
话说完,他拎着鼓棒跑到舞台边,挥手示意大家跟上节奏。
乐器陆续拼接到一起,林予夏像被拉进一场意外而盛大的邀请。
她走到麦克风旁,声音微微发颤,“那……我唱原创吗?
大家可以自由搭?”
周竞辰先弹一段迎合的前奏,苏芷遥和江洵立刻加入,彷佛熟悉己久的节奏。
文晓栩的鼓声稳稳落下,每一下都在提醒她,这不是孤军奋战。
她清理了一下嗓音,目光投向观众,轻声唱出那些曾只属于深夜和纸页的旋律。
如果说第一次面对人是煎熬,那此刻的开放与接纳,却是毫无准备的心跳。
歌曲的结束令广场短暂沉默,随即是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有人高喊:“组队!
组队!”
江洵收拾键盘,冷静地问,“有兴趣继续合作?”
苏芷遥干脆利落,“乐团能走多远不重要,关键是不虚此行。”
周竞辰转头,明亮的眼神从林予夏脸上扫过,“缘分来了不是咱们说了算,今晚我们算是有了起点。”
文晓栩挠头,看着大家,“先聊聊队名吧?
总不能每天报菜名这么尴尬。”
林予夏终于放松下来,心里像是打开一扇窗。
她望着这群刚刚走上同一舞台的陌生人,仿佛明白了什么:也许每个人的烦恼都很孤独,但音乐让他们有了同行的理由。
夜色渐深,广场灯光下乐队雏形初现。
不远处,有人拉开手机拍摄的首播,弹幕纷飞——“他们谁啊?”
“超有感觉!”
林予夏低头,轻轻摩挲早己被汗水打湿的歌词纸。
她知道,故事不会因此而止步。
属于他们的乐动青春,才刚刚响起序章。
又一阵灯光下,六名青年沿着广场边缘并肩离开,各自带着小小收获和未知悸动。
他们步入都市深处,新的乐章正在悄然酝酿。
最新评论